相随万里途,汝岂被名驱。
挂壁疑何用,辞家不可无。
店翁先洒扫,津吏认称呼。
举子无钱刻,惟将□纸糊。

【解析】

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。解答此类试题,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,如本题“赏析‘咏先牌’”,要求考生分析诗句的用词、修辞、表现手法,并结合诗作内容作答。答题前先通读全诗,把握大意,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。

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用词和表现手法,注意从关键词入手。“相随万里途”,意思是说,诗人在茫茫旅途中漂泊,不知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。“汝岂被名驱”,意为你难道是被名声驱使而到处游历吗?“挂壁疑何用”,意为悬挂墙壁又有什么用呢?这两句的意思是:我四处飘零,四处流浪,不知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,你难道是被名声驱使而到处游历吗?“辞家不可无”,意为告别家乡是一定要有的,这两句的意思是:我四处飘零,四处流浪,不知会经历多少艰难险阻,你难道是被名声驱使而到处游历吗?“店翁先洒扫”,意思是店铺的主人先清扫干净了房间,打扫卫生是为了迎接客人,“津吏认称呼”,意思是渡口官吏也认识他的名字,“举子”指科举考生。“□纸糊”意为考生没钱买纸糊门,只能用草纸糊门,这里指的是贫穷。

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穷书生四处奔波、四处流浪,四处飘泊,生活困顿,无法安居的场景,抒发了作者对穷苦百姓的同情与关注之情。

【答案】

译文:

我四处漂泊不定,四处浪迹天涯,不知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,你难道是被名声驱使而到处游历吗?告别家乡是一定要有的,店铺的主人先清扫干净了房间,渡口官吏也认识他的名字。我四处漂泊不定,四处浪迹天涯,生活困顿,无法安居,考生没钱买纸糊门,只能用草纸糊门,这里指的是贫穷。

赏析:

此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写穷书生的行役之苦,抒发作者对穷苦百姓的同情与关注之情。首联点明主旨,诗人以一个“相随”字领起,将诗人的行程和心情揭示出来。第二联写旅店主人的殷勤好客。第三联写旅店主人为客人安排住处的情景,表现出旅店主人的热情。末联写考生的生活状况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