虫唯蜻蛚类,近渐实知时。
露重哦寒晓,更深揽夜思。
堂中讥晋什,床下诵幽诗。
唧唧俱成咏,何曾撚断髭。

蛩吟得时字

蛩(jūn):秋夜发出声音的蟋蟀。得时:得到好时机,指秋天。

虫唯蜻蛚类,近渐实知时。

只有蟋蟀和蜻蜓之类昆虫,近来渐渐知道什么时候鸣叫。

露重哦寒晓,更深揽夜思。

露珠沉重,在寒冷的早晨吟诵;深夜里揽起思绪。

堂中讥晋什,床下诵幽诗。

在书房中讥讽《晋书》,在床下诵读《幽州》诗。

唧唧俱成咏,何曾撚断髭。

蟋蟀、蜻蜓的声音都成了诗歌的内容,哪能不用手指捻断胡须?

赏析:

这首七言律诗,是诗人晚年隐居期间的作品。诗人用“秋”作为全诗的线索,描绘了深秋季节中各种昆虫的活动,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,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生活情趣。

全诗共八句,前四句描写了诗人在秋夜中的活动场景,后四句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。

首句“蛩吟得时字”直接点明了主题——秋虫。这是诗人观察的结果,也是他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受。诗人通过对秋虫鸣叫的细腻刻画,传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。

颔联“虫唯蜻蛚类,近渐实知时。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观察到的秋虫们的行为特点。他发现了只有蟋蟀和蜻蜓等昆虫才会懂得何时鸣叫,而其他昆虫则没有这样的习性。这一发现让诗人感到十分惊奇,也使他对自然界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
颈联“露重哦寒晓,更深揽夜思。”则是诗人在秋夜中的具体活动场景。他感受到了露珠的重量,听到了蟋蟀们的鸣唱声,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。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在秋夜里的活动场景,展现了他的孤独感和寂寞心情。

尾联“堂中讥晋什,床下诵幽诗。”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。他在书房中嘲笑着《晋书》之类的书籍,而在床下则沉浸在《幽州》诗的吟诵之中。这一联既展现了他的学问修养,也透露出他对自然的向往之情。

整首诗以秋虫为线索,描绘了诗人在秋夜中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。诗人通过对秋虫鸣叫的细致刻画,传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;同时,他也将自己的生活状态融入其中,展现了自己的孤独感和寂寞心情。这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值得细细品味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