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间谁不有兴亡,堪叹伊人事最彰。
诗礼未闻传似续,楼台先欲芘淫荒。
自从冠履归泉下,无复轮蹄塞柳行。
富贵由来保勤俭,高危满溢岂能长。
诗句释义与译文
第1句:世间谁不有兴亡,堪叹伊人事最彰。
注释:
- 兴亡:指国家的兴盛和衰败。
- 堪叹:表达感慨、叹息。
- 伊人:指那些有权力或有地位的人(古代常用“伊人”代指帝王)。
- 事最彰:事情最为明显或突出。
译文:
世间哪能没有兴盛和衰败,可惜那些有权力或有地位的人都在这些事情上最为显眼。
第2句:诗礼未闻传似续,楼台先欲芘淫荒。
注释:
- 诗礼:指儒家的诗歌和礼仪教育,这里可能指的是文化传统或道德规范。
- 传似续:延续或继承之意。
- 楼台:这里可能指高耸入云的建筑。
- 芘:遮蔽、遮挡的意思。
- 淫荒:过度放纵无度。
译文:
诗歌和礼仪的教育尚未听说有什么可以传承或继续的地方,高楼大厦却先试图遮蔽那些过度放纵的荒淫。
第3句:自从冠履归泉下,无复轮蹄塞柳行。
注释:
- 冠履:指官帽和鞋子,泛指官职。
- 泉下:指阴间,死后的住所。
- 无复:不再有。
- 轮蹄:马车的车轱辘。
- 塞:阻塞、堵塞。
- 柳行:指道路旁的柳树。
译文:
自从人们戴上官帽穿上官服后就回到地下,再也没有车轮和马蹄阻塞了路上的柳树。
第4句:富贵由来保勤俭,高危满溢岂能长。
注释:
- 富贵:形容社会地位高贵、富裕。
- 保勤俭:保持节俭和勤奋。
- 高危:指危险的境地或环境。
- 满溢:充满、溢出。
- 岂能长:怎么可能长久?表示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。
译文:
富贵之所以能够保持源于保持节俭和勤劳,但处于危险境地时怎能长久?
赏析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感慨。首句提出兴亡之事无处不在,次句批评那些权势之人过分追求享乐。第三句通过“冠履归泉下”和“无复轮蹄塞柳行”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富贵的短暂。末句则提出了对于人生态度的建议——即使处于高位也要保持简朴和谨慎,因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长久保持。整体上,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权力的深刻认识和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