蔽芾甘棠绕讼庭,日高碎影更纵横。
直教憩处无人迹,始信康公教化明。
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,其内容如下:
棠阴得明字,蔽芾甘棠绕讼庭。
日高碎影更纵横,直教憩处无人迹。
始信康公教化明。
译文:
在庭院里,甘棠树荫遮护着我的书房,茂盛地生长。阳光明媚时,树影交错,显得格外热闹。我在这里休息时,竟然找不到一点人烟,这才知道康公的教化之明。
赏析:
这是一首咏物诗,借咏甘棠来赞颂康公的治理和教化之功。全诗语言平易、形象生动、富有哲理,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意义。
“棠阴得明”起兴,点明了题意。这里所说的“棠阴”,即指甘棠的树阴,它不仅为诗人提供一处读书之所,而且象征着康公的恩泽和仁德。“蔽芾甘棠绕讼庭”,进一步描绘了甘棠树荫下的景象,甘棠树郁郁葱葱,枝叶茂盛,环绕着法庭周围,为人们提供了一处休憩之地。这两句通过对甘棠树阴的描述,既展现了康公的仁德和恩泽,又为下文的议论和抒情作了铺垫。
“日高碎影更纵横”,紧承首句而来,描绘了甘棠树下光影斑驳、错落有致的景象。这里用“日高”形容阳光明媚,用“碎影”形容树叶摇曳生姿,用“更纵横”来形容光影交错、变化多端。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,将甘棠树下的自然景象展现得栩栩如生,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,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。
“直教憩处无人迹”,承接前两联而来,表现了康公治理下的民风淳朴、社会安定。在这里,诗人用“直教”一词表达了自己对康公治理下的社会环境的高度赞誉。他认为,在这样的环境下,人们能够安心地休息、放松身心,不再担心战乱和纷争。这种安定的社会环境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,也是康公教化之功的重要体现。
“始信康公教化明”,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揭示了诗人对康公治理和教化的深刻理解。在这里,诗人用“始信”二字表达了自己对康公治理成效的深刻认识。他认为,正是因为有了康公的治理和教化,才能够创造出这样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,让人们得以安心地生活、工作。这一联既总结了前文的内容,又为后文的议论和抒情作了铺垫。
这首诗通过咏物抒怀的手法,巧妙地将咏物与抒情相结合,既展现了康公的仁德和恩泽,又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。同时,诗中的语言平易、形象生动、富有哲理,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意义,体现了古代诗歌的美学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