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帝当时自不君,却将步障助骄臣。
石崇不为绿珠死,天谴穷奢故殡身。

童丱须知张设八篇

晋帝当时自不君,却将步障助骄臣。石崇不为绿珠死,天谴穷奢故殡身。

注释:
童丱:儿童的发髻,喻指年轻时期。张设:这里指的是制定、规划或布置,引申为准备、策划之意。八篇:《晋史》中记载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时有《八赋》,可能是这八篇赋的内容之一。晋灵公: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,此处借指晋朝的皇帝。自不君:意思是自我放纵,无法自律。步障:一种用来阻挡视线的屏风,此处比喻晋灵公为了保护自己,而使用的一种手段。骄臣:指那些因君主的奢侈而得宠的大臣。石崇:晋朝时期的一位贵族,因其富有而被人们记住。绿珠:石崇的爱人,后来成为了他的妾,但不幸遇害。天谴:上天的惩罚。穷奢:过度的奢华。故殡身:因此而死。

赏析:
这首诗通过对比晋灵公的不君行为和他所依赖的“步障”以及大臣们的行为来讽刺当时政治的腐败。晋灵公作为一个荒淫无道的君主,他利用奢侈的生活方式掩盖自己的无能和对臣子的虐待。诗中的“童丱须知张设八篇”,可能是指晋朝初期的政治策略或者政策制定,而“其七”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政策或者措施。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,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和政治现状的不满和批评。同时,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清廉政治的追求和向往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