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须默坐悟前因,为爱铅华堕女身。
若也于斯能改悔,来生定免落风尘。

【注】丱:古代儿童束发用的布。八篇:《列女传》中的《贤明妇传》,共八篇。

默坐悟前因,为爱铅华堕女身。

(注释)默坐:专心思考。铅华:指女子化妆用的各种粉末。堕女身:被女人打扮得花枝招展,失去了本来面目。

若也于斯能改悔,来生定免落风尘。

若:如果。于斯:在这里。改悔:改邪归正。风尘:指受世俗的污染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告诫妇女,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,不要沉迷于脂粉香熏之中,更不要让虚荣心蒙蔽了自己的眼睛,丧失了本性。

首句“童丱须知梳妆八篇”,诗人以“童丱”代指少女,提醒她们要懂得“八篇”中的道理。“八篇”即《列女传》中的八篇文章,其中最著名的有《贤明妇传》和《节义传》两篇。诗人希望少女们能够明白其中的教诲,从而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,不要被虚荣所迷惑。

次句“常须默坐悟前因”,诗人进一步强调了“默坐”的重要性。这里,“默坐”不仅仅是一种静坐的行为,更是一种内心的修炼。通过“悟前因”的过程,少女们可以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,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。

三句“为爱铅华堕女身”,这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。诗人指出,许多女孩子因为追求外表的美,而忽视了内在的修养,最终导致了不幸的结局。这里,“铅华”指的是女子常用的化妆品,象征着外在的美丽;“堕女身”则表示这种美丽最终只会让人失去自我,成为别人眼中的玩物。

最后一句“来生定免落风尘”,诗人以“定免”一词结束全诗,表达了对少女们的祝愿。他希望她们能够吸取前人的教训,从今往后不再沉迷于世俗的欲望之中,从而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
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,深刻地揭示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,同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。它不仅是一首教育诗,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哲理的书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