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人栖隐向山林,林壑幽清绝俗尘。
当日武陵人已老,谁知犹有种桃人。
以下是对《芹溪八咏》逐句的释义:
- 高人栖隐向山林:
- 高人:指有高尚品德和高深修为的人。在这里,它形容那些隐居山林的高洁之人。
- 栖隐:指的是隐居生活。在古代,人们常常选择山林作为隐居之地,因为那里远离尘世喧嚣,可以修身养性。
- 向山林:明确指出了这些人的居住地点是山林之中。山林不仅提供了自然的美景,也成了他们修身养性的静谧空间。
- 林壑幽清绝俗尘:
- 林壑:指山林中的山谷。这里的“壑”与“幽”搭配,描绘出一幅山中幽深、寂静的景象。
- 幽清:形容环境宁静而清新。这里的“幽”字,既指山间的幽深,也暗示了内心的清净。
- 绝俗尘:意思是超脱世俗的纷扰。这里的“绝”字,表达了隐居者对于世俗的冷漠和超然。
- 当日武陵人已老:
- 武陵:古地名,多用来代指桃花源。这里可能是指一个传说中的理想之地,或者是作者心中的桃花源。
- 人已老:直接点出了主角的年龄增长,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。
- 谁知犹有种桃人:
- 种桃人:可能是对古人桃花源故事中的渔父或隐者的隐喻。这里的“种桃人”象征着那些依然坚守初心、保持纯真的人。
- 谁知:这是一个反问句,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坚持和纯洁的怀疑,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。
- 犹有:表示仍然存在,强调这种坚守和纯真并未随时间消逝。
- 谁解其中味:
- 这句话出自南宋理学家朱熹的《观书有感》,原句为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意为要理解事物的真谛,需要从源头上寻找答案。在这首诗中,“谁解其中味”可以理解为“谁能领悟到其中的意境和韵味”。这里的“谁解”并非指具体的某个人,而是泛指任何能够领悟到这种意境和韵味的人。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如画的风景和生动的场景,引导读者进入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境界,从而引发他们对生活、自然和社会的深入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