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段无情作有情,如来相貌十分真。
不因人世皆尘土,谁识山头不坏身。
注释:
石佛:指石头佛像,也泛指佛像。
一段无情作有情:意即石头本无生命,却因人世间的慈悲而变得有了情感。
如来相貌十分真:指的是佛陀的相貌非常庄严、真实。
不因人世皆尘土:意即佛教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,如同尘埃。
谁识山头不坏身:意即谁能认识那山头之上的不动如来的真身呢?
赏析:
此诗以石头佛像为主题,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。首先,诗人通过对石佛的描述,展现了一种无情而有情的形象,这是对石佛的一种赞美之情。接着,诗人又通过对如来相貌的描述,表达了一种庄严、真实的信仰之情。最后,通过对人世间和不动如来的比较,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、洞察世事的哲理。
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通过石头佛像这一象征,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。同时,这首诗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佛道的追求和向往,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