曳筇独独倚柴扉,翠泼西山漾落晖。
衲子顶云随雁远,牧童腰笛挽牛归。
【注释】
曳筇:拖着手杖。独独:独自。柴扉:柴门。翠泼:形容山色青翠欲滴。漾落晖;夕阳西下。衲子:出家人,和尚。顶云随雁远:僧人头顶白云,随着归雁远飞。牧童腰笛挽牛归:放牧的童子,一边吹着笛子,一边拉着牛儿回家。
【赏析】
此诗为晚秋景色而作。首句“曳筇独独倚柴扉”,描绘了诗人在秋日中独自站立的身影,以及他倚靠着柴门的姿态,形象地展现了秋天宁静的氛围。接着,诗人以“翠泼西山漾落晖”一句,生动地描绘了西山被夕阳染成了一片翠绿色的景象,仿佛要与落日一同消散。
颔联“衲子顶云随雁远,牧童腰笛挽牛归”则通过描绘僧人和牧童的形象,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宁静和和谐。僧人头顶着云雾,随着雁群一起远去;牧童一边吹着笛子,一边拉牛儿回家。这些细节都展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和深刻领悟。
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晚秋的景色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。同时,诗中的意象和画面也充满了诗意,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秋日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