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岸茭芦何处村,小舟荡漾日黄昏。
栖鸦散乱风惊柳,渔火清荧人倚门。
【注释】
一岸:岸边。茭芦(jiā luú):一种水生植物,长条形,茎有节,叶状似芦苇。村:村庄。小舟:小船。荡漾:摇动。黄昏:傍晚时分。栖鸦:栖息在树上的乌鸦。惊柳:惊动了柳树。清荧:指渔火发出的光亮,微明如萤。人倚门:人靠在门旁。
【译文】
岸边水边哪来的村庄?小船在江上荡漾,太阳已落到山后天黑了。
栖鸟惊飞使柳枝乱舞,渔人燃起了灯火映红了天边的云霞,人们靠门而立,欣赏那如梦如幻的夜色。
赏析:
这首诗是诗人乘船过江所见所感,描绘一幅晚归人烟图,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美景的赞美之情。首句“一岸茭芦何处村”以“何处村”点出“一岸”,表明不是自己的家乡,而是他乡。“茭芦”是江南常见的水生植物,这里用“一岸茭芦”暗示自己身处异乡;“何处村”则说明不是自己的家乡,而是在他乡。次句“小舟荡漾日黄昏”,写自己乘船过江的情景。诗人通过描写夕阳西下时的景象,烘托出江上的暮色渐浓,渲染了诗中人物的心情。“小舟荡漾”表现了诗人乘坐着小船悠然自得地渡过江去的情景,而“日黄昏”则写出了时间是傍晚,天气已晚,景色已暗,为全诗营造了一种静谧、安详的氛围。三句“栖鸦散乱风惊柳”,写诗人目之所及的景象。“栖鸦”是停歇在树上的乌鸦,它们被风吹乱了羽毛,纷纷飞散。“柳”在这里代指江边的树木。“惊柳”是说柳树枝条因风而摆动,好像被风吹得惊慌失措的样子,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势之大,也暗示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之情。四句“渔火清荧人倚门”,写诗人目之所及的另一位人物——渔人在夜晚点亮渔火,独自守在门口,等待着第二天捕鱼的机会。“清荧”是说渔火发出明亮的光芒,像萤火虫那样闪烁,而“人倚门”则表明渔人孤独寂寞,只能依靠火光来驱赶黑暗和寒冷。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所见所闻的描写,展现了一个寂静、美丽、宁静的江南水乡夜景。同时,也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