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麓新霁浮紫烟,几家鸡犬喧一廛。
憧憧人得蝇头利,不了青帘酤酒钱。
松阴散乱日易暝,风光渐入牛羊径。
赪肩赤脚分途归,野唱樵歌动幽听。
【注释】
潇湘八景图:指《潇湘八景图》。潇湘:即湖南。潇山、湘水,在今湖南省境内。因有潇山湘水的风光而得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,玄宗皇帝诏令天下名山胜迹,各画一石以志。杜甫于天宝四年(745年)春到潭州(今长沙),曾作《岳麓山行》一诗,并绘《潇湘八景图》。
岩麓新霁:指岩山的山麓,雨刚停。
浮紫烟:形容雾气缭绕的样子。
喧:声音喧闹。
憧憧:形容人往来频繁。
蝇头利:指微薄的利息。蝇头,比喻小。
青帘酤酒钱:泛指卖酒所得的钱。青帘,卖酒用的青色布幔。
松阴散乱日易暝:指树荫稀疏的地方太阳很快就落山了。
风光渐入牛羊径:指傍晚时分,阳光斜照进山谷,一片牛羊归家的景象。
赪肩赤脚分途归,野唱樵歌动幽听:指的是樵夫们肩扛柴火,脚踏泥泞小路,各自踏上不同的路途回家去了。他们一边唱着歌,一边走,歌声在山谷间回荡。
【赏析】
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湘江一带时所作。前二句描写初晴之后山麓上景色的变化。后二句则写山中樵人归去的情景,以及他们所唱之歌。首联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山水画面,为全诗定下了淡远清丽的基调。颔联通过写“蝇头利”和“青帘酤酒钱”的对比,深刻地揭示了农民受剥削的残酷现实,反映了诗人对劳动人民遭受剥削压迫的深切同情。颈联描绘了晚霞映照下,山林中的景物和樵夫们归途的情状,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。尾联通过对樵夫们的歌唱,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精神。整首诗意境开阔,情景交融,语言清新自然,富有生活气息,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