琅琊初址未完牢,犹倚虚名用我曹。
自可全将醒前了,何因偏向醉中逃。
艰危未肯当时共,诞逸空传后代高。
还有远孙留墓侧,绕亭寒叶夜骚骚。

注释:寄吕巽伯换酒亭

琅琊郡的旧址还未完工,我仍然依靠虚名而生活。

我完全可以在清醒时就解决一切,为什么却偏向于醉中逃避?

艰危未肯与他们共同承担,诞逸空传给后代高扬。

还有远孙留墓侧,绕亭寒叶夜萧萧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作者对吕巽伯的赠诗。吕巽伯曾为琅琊太守,故称吕公或公。吕巽伯在任上政绩卓著,但因性格耿直,不善逢迎权势,终因触怒权贵而被贬官。作者对此深表不平,写下这首七律以相慰。

首联“琅琊初址未完牢,犹倚虚名用我曹。”点明写作此诗的缘由。琅琊,古县名,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苍山脚下。这里指吕巽伯曾经担任过琅琊郡长的地方。吕公虽已卸任,但仍然依靠着虚名而生活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吕公的同情和对其生活的不满。

颔联“自可全将醒前了,何因偏向醉中逃。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,揭示了吕公的性格特点。他宁愿清醒地去面对一切,也不愿沉溺于酒色之中,逃避现实。这句诗表达了对吕公关视世俗诱惑、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的赞赏。

颈联“艰危未肯当时共,诞逸空传后代高。”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观点。他认为吕公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臣,并非因为其才华横溢,而是他能够坚守原则,不畏艰险。同时,他也认为吕公的高尚品质已经超越了他的时代,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。这句诗表达了对吕公品德的赞美和对其影响的钦佩。

尾联“还有远孙留墓侧,绕亭寒叶夜萧萧。”诗人通过对吕公后代的描述,表达了对吕公精神的传承和发扬。他认为吕公的优秀品质应该被后人所继承,并在自己的子孙身上继续发扬光大。这句诗表达了对吕公精神的敬仰和对其影响的延续。

整首七律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通过对吕公的描述和赞颂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