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水人家柳十馀,靠山亭子菊千株。
竹鸡露啄堪幽伴,芦菔风乾待岁除。
与仆抱樵趋绝涧,随僧寻磬礼精庐。
不知身外谁为主,更觉求名计转疏。

【解析】

此诗是诗人在山中游览时所做。前四句写景,后四句写事。首联点明题意“道”字,颔联描写山中人家,颈联写山中生活。尾联写自己求名之心渐淡。

【答案】

译文:傍着水边的人家有十余株柳树,靠山的亭子上种满了一千株菊花。竹鸡露水打湿羽毛,可作幽静的伴侣;芦菔经风吹干,准备过冬。我与仆人抱着柴火去到绝涧,跟僧人寻访精庐。不知身外还有什么人,更觉得追求功名的念头越来越淡薄了。

赏析:

全诗写景,景为情役。首联写山中人家:傍水人家柳十馀株,靠山亭子菊千株。“十馀”、“一千”,数字准确,突出山中人家多、菊花盛的景象。

中间两句写自己和仆从在山里的生活:竹鸡露啄堪幽伴,芦菔风乾待岁除。“竹鸡”,即竹鸡鸟,属雉科,形似鹌鹑而稍小,羽色青黑。古人认为其性畏寒,故以竹鸡比喻山中之人。竹鸡露水打湿羽毛,可作幽静的伴侣;芦菔经风吹干,准备过冬。可见作者与仆人在山里生活十分艰苦。这两句写得很形象,很具体。

尾联写自己求名之心渐淡:与仆抱樵趋绝涧,随僧寻磬礼精庐,不知身外谁为主,更觉求名计转疏。“抱樵”“随僧”说明自己已无名利之念。“不知身外谁为主”是说身外之物都不重要,只有山林才是主人。“更觉求名计转疏”是说自己对名利看得淡了,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功名利禄。

这首诗是作者在山里游览时所做的。前四句写景,后四句写事。首联点明题意“道”字,颔联描写山中人家,颈联写山中生活。尾联写自己求名之心渐淡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