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大麓之遗址兮,储后土之神灵。乐天地之休嘉兮,皇涓洁而荐诚。
集后土之雍容兮,刺百圣之礼文。却大辂而御蒲秸兮,惟俭德之是崇。
端一心而燔燎兮,卜仁义乎永年。刻玉检而请命兮,何事秘而弗传。
嘉梁父之草木兮,被赫然之宠荣。咨梁父之遗老兮,悲忽不睹乎穆清。
维千乘万骑之杂沓婐婉兮,犹彷徨其行声。夫天运之适合兮,虽圣其犹莫知。
彼河之洋洋兮,虽美而不济。泰山之椒既风雨又艰险兮,乃登封以类告。
岂其不可一兮,伊所遇之独异也。虽伊周之辅世兮,曾何足以自喜。
喟余生之孔棘兮,邈不及夫七十二君。日月幽而不明兮,遭玄夜之方长。
竞铁钺而日弊兮,逐亡鹿而裂其髀肩。汉氏之为的兮,而不遗其馀民。
余既朴陋而不能谋兮,又怯耎而畏兵。搢珽瑁于盗贼兮,何不朽之可几。
诗句释义与译文:
- 依大麓之遗址兮,储后土之神灵:“依照大山的山麓遗址”和“储存后土(土地神)的灵验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尊重和对神灵力量的信仰。
- 乐天地之休嘉兮,皇涓洁而荐诚:“享受天地的恩惠吉祥”和“皇涓(指周初贤臣)洁净而献上诚心”展现了作者在自然和人间的美好中寻找道德和精神的寄托。
- 集后土之雍容兮,刺百圣之礼文:“聚集后土的庄重威严”和“讽刺百位圣人的礼仪文化”反映了作者对于古代礼制文化的深刻反思与批评。
- 却大辂而御蒲秸兮,惟俭德之是崇:“舍弃华丽的车驾,改用朴素的蒲草为车饰”和“只有节俭才能被尊崇”强调了简朴生活的重要性和对德行的重视。
- 端一心而燔燎兮,卜仁义乎永年:“端持一颗心焚烧”和“占卜仁义能否带来长久的幸福”表达了对仁义道德的探求和对持久福祉的向往。
- 刻玉检而请命兮,何事秘而弗传:“刻写玉简并请求命令”和“为什么那些重要的事情总是保密而不传播”反映了对信息公开和社会透明度的需求。
- 嘉梁父之草木兮,被赫然之宠荣:“赞美梁父山的草木”和“享有显著的荣誉和宠信”展示了自然的美景与人类成就之间的和谐共存。
- 咨梁父之遗老兮,悲忽不睹乎穆清:“询问梁父山的旧时老人”和“悲伤地发现他们已不再见到那宁静的天空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易逝的哀叹。
- 维千乘万骑之杂沓婐婉兮,犹彷徨其行声:“伴随着成千上万的军队杂乱交错”和“仍徘徊于他们的行进声音中”描绘了军队行动的壮观场面。
- 夫天运之适合兮,虽圣其犹莫知:“然而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”和“即使圣人也难以知晓”表达了对自然界奥秘的敬畏和对知识探索的谦逊态度。
- 彼河之洋洋兮,虽美而不济:“那条宽广的河流”和“虽然美好但无法渡人”传达了一种美丽但无法实现理想的悲哀。
- 泰山之椒既风雨又艰险兮,乃登封以类告:“泰山的岩石既经历了风雨又艰难险阻”和“于是登上泰山进行祭祀以示警告”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以及古人对天命和历史的尊重。
- 岂其不可一兮,伊所遇之独异也:“难道它不可以统一吗?”和“因为所遇到的事件独特而不同”体现了诗人对事物多样性和个体差异的接受。
- 虽伊周之辅世兮,曾何足以自喜:“即使是伊尹、周公辅佐天下”和“又何足以自满”反映了一种超越个人成就的价值观和谦虚的态度。
赏析:
这首诗通过对梁父山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。诗中穿插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反思,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批判。同时,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描写,诗人表达了对理想、道德和知识的追求与渴望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英雄的悲壮,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担忧与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