壁上陋室铭,门外剪茅亭。小市鱼虾散寂寂,大江风浪来冥冥。
郭翁虽老犹貌泽,腹贮今古心和平。只应独将笏拄颊,清坐都不挂毫发。
何必随逐栏头奴,日招税钱三万亿。前灵运,后延年,桑麻旧国常宛然。
城颓路阙总令好,不知于人安稳否。
注释:
登北务后江亭赠郭希吕:登上北务后的江亭,赠给郭希吕。
壁上陋室铭,门外剪茅亭:在墙壁上刻有“陋室铭”,门外有剪去草的茅亭。
小市鱼虾散寂寂,大江风浪来冥冥:小市场上鱼和虾散布着,大江上的风吹得人看不见(或感到)了。
郭翁虽老犹貌泽,腹贮今古心和平:郭翁虽然老了,但他的面容依旧光泽润泽(比喻人精神饱满),肚子里装着古今之事,心地十分平和。
只应独将笏拄颊,清坐都不挂毫发:他应该独自拿着笏板靠在颊边坐着,坐在那里,连一根头发也不沾着灰尘。
何必随逐栏头奴,日招税钱三万亿:为什么跟着那些追逐权势的奴才,每天还要收取三万亿的赋税呢?
前灵运,后延年,桑麻旧国常宛然:前面是晋代的大诗人谢灵运,后面是隋代的大诗人王之涣、王之涣,桑麻之地(原是陈国的地方)仍然像过去一样美好。
城颓路阙总令好,不知于人安稳否:城池虽然毁坏了,道路也断了,但总的来说还都是好的,不知道对百姓来说是不是安稳呢?
赏析:
这首诗是作者登北务后江亭赠给郭希吕的作品。全诗共八句,每句五言。首二句写郭希吕的居所;第三句写其外貌及胸襟;第四句写其生活态度;第五、六句写其与权臣斗争的情况;末二句抒发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感慨。全诗句句用典,处处设喻,以简炼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第一句中“壁上陋室铭,门外剪茅亭”二句,写郭希吕的居处。这里用晋代书法家王羲之《兰亭序》中的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”的句子作比,说明他的居处既幽静又雅致。第二句“小市鱼虾散寂寂,大江风浪来冥冥”二句,写市场和江面的情况。这两句从侧面衬托出郭希吕的清高和淡泊。第三句“郭翁虽老犹貌泽,腹贮今古心和平”二句,写郭希吕的外貌和他的心态。这两句用汉代人李固的故事作比,赞扬他虽然年老却精神饱满。第四句“只应独将笏拄颊,清坐都不挂毫发”二句,写郭希吕的生活态度。他不用权势为工具,而是独立自主,从容不迫。最后二句“何必随逐栏头奴,日招税钱三万亿”,是对权贵们的讽刺和批评。最后二句“前灵运,后延年,桑麻旧国常宛然”二句,写作者对于国家现状的感慨。这两句化用南朝宋诗人谢灵运、隋朝诗人王之涣、王之焕的名句,借指当时政坛上的一些人物。
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很值得玩味。全诗八句,每句五言,而中间四句却各用一个典故,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郭希吕的形象。这样写,使诗歌显得更加丰富多采,更富有变化。此外,全诗没有一句直接抒情议论,而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意。这种寓情于景、寄慨于物的表现方法也是值得称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