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检园禽谁口多,错嫌百舌逞喽啰。
春归怪见难留驻,撺掇元来却是他。
【注释】
啼鹃:杜鹃。一种鸟,叫声凄切,常在春天催人感伤春逝。也指悲鸣不止的人。
点检:查看,检查的意思。
元来:原来。
撺掇(cuān duō):唆使。这里指催促。
赏析:
这首小诗以啼鹃自喻,借啼鹃之口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。“点检园禽谁口多”,诗人首先指出,在这百花盛开、莺歌燕舞的春天里,最善于鸣叫的莫过于啼鹃了——它那清脆悦耳、婉转悠扬的叫声,是其他鸟儿所望尘莫及的。然而,诗人却不以为然,认为百舌虽不如它那样能唱得如此动人心魄,但却比它要强得多,因为百舌的鸣叫,是能够让人留连忘返的。
“错嫌百舌逞喽啰”,诗人进一步指出,百舌虽然不如啼鹃那么擅长鸣叫,但至少也能像它一样,发出美妙动听的声调,让春天更添几许生机与活力。而自己却偏偏不识时务,竟去责怪百舌的叫声不够悦耳动听。这里的“错嫌”二字,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百舌鸣叫的不满之情,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未能欣赏到百舌鸣叫之美的遗憾与懊恼之意。
诗人以“春归怪见难留驻,撺掇元来却是他”两句作为全诗的总结与升华。诗人感叹道:春天即将离去,人们本以为百舌会是留住春天的关键所在,没想到,真正能留住春天的,竟然还是那啼鹃!这里的“春归”二字,既是指春天即将到来或已经来临,又隐含着时光飞逝,岁月易逝之意;而“难留驻”则意味着人们对于春天的美好时光总是留恋不已,不愿轻易离去;“撺掇元来却是他”则是说,百舌之所以能留住春天,正是因为它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特性,让人们无法将它从心中抹去。
这首诗以啼鹃自喻,借啼鹃之口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与思考。诗中运用了对比、夸张等手法,使得诗句更加富有感染力与表现力。同时,诗人还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,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,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、人事变迁的感慨与无奈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