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是秋香九日黄,假为国色百花王。
待残拟把酥煎啖,莫采芳英泛酒觞。

【注释】

黄:指牡丹花。假为国色:以国色自居。百花王:比喻牡丹花的美貌。酥煎:用油炸酥,即炸油饼。泛酒觞:斟美酒。

【赏析】

《牡丹菊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绝句。诗的前两句写牡丹花的艳丽与高洁,后两句劝人不要采摘牡丹,要像对待菊花一样来欣赏它。全诗语言平易自然,意境高远清逸。

首句“本是秋香九日黄”,说牡丹花本来在九月重阳节盛开,此时正是其花期。“黄”字既点明了时节,又突出了牡丹花的颜色。这一句中的“秋香”二字,将牡丹花的芳香写得更加浓郁。

次句“假为国色百花王”,则进一步赞美牡丹花的国色天香。这里的“王”字,既指国色天香的牡丹,又暗含了牡丹的高贵地位。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,将牡丹花比作国色天香的女王,既赞美了牡丹花的美丽,又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之情。

第三句“待残拟把酥煎啖”,则是诗人想象自己品尝牡丹花的情景。这里的“待残”是指牡丹花即将凋零的时候,而“酥煎”则是一种美味佳肴。诗人想象着自己坐在牡丹花下,品味着酥煎的美食,享受着牡丹的芬芳,这种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和惬意。

尾句“莫采芳英泛酒觞”,则是诗人对人们的告诫。这里所说的“芳英”,就是指牡丹花的花蕊和花瓣。诗人告诉人们,不要采摘牡丹的花蕊和花瓣,而是要像对待秋天的菊花一样来欣赏它。这里的“泛酒觞”指的是饮酒赏花。诗人通过这一举动,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

整首诗通过对比、比喻等修辞手法,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高贵,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