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陵峨峨,长江万里。
谁为巢穴,养此蛇豕。
天岂作限,而险而恃。
不顺不臣,敢亢天子。

诗句原文:

金陵峨峨,长江万里。

谁为巢穴,养此蛇豕?

天岂作限,而险而恃。

不顺不臣,敢亢天子。

注释:

  • 金陵峨峨:形容金陵(今南京)地势高大雄伟。
  • 长江万里:长江绵延万里。
  • 谁为巢穴:指谁在这里建立巢穴,比喻这里是某个势力或人物的根据地。
  • 养此蛇豕:这里养育着像蛇、猪一样的有害之徒,暗指这里的统治者或势力是危险的。
  • 天岂作限:难道上天设立了界限吗,表示对这种状况的不解和不满。
  • 而险而恃:既然有险可守,为什么还要依赖它。
  • 不顺不臣:既不愿顺从也不愿臣服,表现出对抗的态度。
  • 敢亢天子:竟然挑战中央权威。

赏析: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介的作品《宋颂九首·金陵》。诗中通过描绘金陵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环境,揭示了其地势险要且有潜在危险性的特点。同时,诗人通过质问的形式,表达了对当地统治者或势力的不满和批评,认为他们不仅没有顺应天命,反而利用险阻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,甚至挑战中央权威。

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矛盾心态,即对于某些势力或人物既有警惕也有不满,同时也流露出对中央集权的某种期待与支持。这种复杂的心态在古代诗歌中并不罕见,它们往往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