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亩先曾集素霙,缤纷又拂岁峥嵘。
得无留滞青春色,况复蔽亏红日明。
司历不能分昼刻,勾芒何处待时行。
岂如直近农耕候,万耳听来甘雨声。

【注释】

  1. 季冬:冬季的最后一个月。立春:春季的开始。2. 素霙(xīn yíng):雪。3. 峥嵘:形容山势高峻、险峻。4. 司历(shǐ lì):主管历法的人,这里代指天象。5. 勾芒(gōu méng):古代神话传说中主管农事的神。6. 农耕候: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载:“孟春三月为蚕月,是月也,天气下,地气暖……此时宜以封疆闭殖,毋发五谷;万物生而农事起。”后用“农耕候”来泛指春季。7. 甘雨声:指及时降雨的声音。
    【赏析】
   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立春之后又下了一场雪,于是向朋友们报告了这一消息。首联先写雪景,“素”,白色的,“霙”,即“雪”,“集素”就是聚集白色的东西,这是对大雪的描述。二联由雪及人,写自己对春天的感受,“留滞”是滞留、停留的意思,“青春色”是青春的颜色,这里暗指春天,所以“留滞青春色”是说春天来了,自己还滞留于白雪之中。三联由天象转入人事,说主管天象的人不能区分昼刻,“司历不能分昼刻”,意思是说主管历法的人不知道时间,所以无法按时行事。四联写农事,说主管农事的神已经等待了很久,但是春天迟迟不来,所以人们只能听一听那万民所期待的甘雨之声,这也是一种无奈的心情。整首诗语言朴实,没有过多的修饰,但感情真挚,让人感动。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