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公今夜月,恰可一庭方。
勇往先过建,徐行不到漳。
同时三郡乐,指日四时康。
胜地岂云远,吾当騑乘黄。
注释:
别公今夜月,恰可一庭方。
勇往先过建,徐行不到漳。
同时三郡乐,指日四时康。
胜地岂云远,吾当騑乘黄。
赏析: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送别泉州周尚书而作的一首诗,表达了他对周尚书的祝福和期许。
首句“别公今夜月”,以月亮起兴,点明了离别的时间和地点。这里的“公”指的是周尚书,而“今”则表示现在。在夜晚的月光下,我们与周尚书告别,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杜甫《赠卫八处士》中“夜雨滴答窗前月”的情景。然而,这里的月更具有象征意义,它象征着光明、希望和美好,也暗示着离别的痛苦和不舍。
第二句“勇往先过建,徐行不到漳。”则表达了对周尚书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。这里的“建”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名,而“过建”则意味着要勇往直前,克服困难,取得成功;“徐行不及漳”则意味着要慢慢来,不急不躁。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。
接下来两句“同时三郡乐,指日四时康。”是对周尚书未来的期许和祝福。这里的“三郡”可能指的是泉州、漳州和潮州这三个地区,而“乐”字则表示快乐、幸福。这意味着周尚书将在这三大地区的人民中受到欢迎,并带来欢乐和繁荣。同时,他也将能够实现四时平安的目标,即无论是春夏秋冬都能过上安宁的生活。这是对周尚书的一种赞美,也是对他工作的一种肯定。
最后两句“胜地岂云远,吾当騑乘黄。”则是表达诗人自己的情感和决心。这里的“胜地”可能指的是某个美丽的地方或美好的环境,而“远”字则表示遥远或远离。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周尚书的关心和牵挂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心。诗人愿意像驾车一样奔驰在道路上,不怕距离遥远,只求尽快到达那个美好的目的地。这种积极向上、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这首诗以月亮为引子,通过对周尚书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自己的期许,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、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。同时,诗中的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