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峰万峰翠入门,一树两树啼断猿。
山后山前鸠唤妇,舍南舍北竹生孙。
烟迷洞口苔三径,风吼松梢月一痕。
芍药未花春未老,客来到此倒芳樽。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《翠麓即事》。
译文:
千峰万峰绿树丛中,一树两树杜鹃啼断猿。
山后山前鸠声唤妇,舍南舍北竹生孙。
烟迷洞口苔痕三径,风吼松梢月影一痕。
芍药未开春色正浓,客来此地倒置芳樽。
注释:
- 翠麓:指绿色的山脚。
- 千峰万峰翠入门:形容山峰层层叠叠,仿佛绿色的大门敞开。
- 一树两树啼断猿:形容杜鹃鸟叫声连绵不断,好像猿猴在叫唤。
- 山后山前鸠唤妇:指山后山前有黄鹂和喜鹊在呼唤妇女。
- 舍南舍北竹生孙:指家中门前的竹子长出了嫩芽,好似子孙辈出。
- 烟迷洞口苔三径:形容山洞口被烟雾笼罩,三条小道都显得模糊不清。
- 风吼松梢月一痕:形容风吹动松枝,月光透过松梢,留下一道微弱的光痕。
- 芍药未花春未老:指芍药还未开花,春天还未结束。
- 客来到此倒芳樽:意思是客人来到这里,主人便举起酒杯庆祝。
赏析: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林景象和自然之美。首句“千峰万峰翠入门”描绘了一幅山峰苍翠、树木葱郁的画面,给人以深远的视觉冲击。接着“一树两树啼断猿”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杜鹃鸟的啼声,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美。
第二联“山后山前鸠唤妇”和“舍南舍北竹生孙”分别描绘了山后与山前的景色和生活情趣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。第三联“烟迷洞口苔三径”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幽静与神秘,而“风吼松梢月一痕”则营造了一种静中有动的氛围。
最后一句“芍药未花春未老,客来到此倒芳樽”巧妙地结合了季节的变化与客人的到来,既体现了自然的美,又增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欢乐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深远,是一幅充满生机与韵味的山水画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