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云乱山深复深,洞口枯树鸣幽禽。
玉雪影梅春寂寞,琅风韵竹夜萧森。
海流城外青罗带,岩耸天边碧玉簪。
忆著仙人郑文叔,泪随夕照落平林。

【题解】

此诗为作者在金粟洞游览时所写。金粟洞,在福建福州市北郊的青芝山中,相传是晋代道士许逊得道成仙的地方。郑文叔,即郑处晦,唐代人。

【注释】

  1. 白云乱:指云气纵横交错,纷杂缭绕。
  2. 乱山深复深:形容山林幽深。
  3. 洞口:指金粟洞洞口。
  4. 枯树:这里指洞外山上的枯树。
  5. 鸣幽禽:指鸟儿在林中发出叫声,与前句相映衬,形成一种寂静的氛围。
  6. 玉雪影梅:指梅花如玉一般洁白,如雪般晶莹剔透。
  7. 琅风韵竹:形容风吹竹林的声音悦耳动听,如同琴瑟之声。
  8. 海流城外:指城外的江水流动,如海之波澜壮阔。
  9. 青罗带:形容江水颜色鲜艳,如一条绿色的丝带。
  10. 岩耸天边:指山峰高耸入云,如同天地相接。
  11. 碧玉簪:形容山顶岩石的颜色如玉般清澈,如簪子一样美丽。
  12. 仙人郑文叔:指诗人怀念的仙人郑处晦。
  13. 泪随夕照落平林:指诗人因怀念郑处晦而流泪,夕阳西下时泪水洒落在平野之上。
    【赏析】
    《题金粟洞》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这首诗描绘了金粟洞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。
    首联“白云乱山深复深,洞口枯树鸣幽禽。”描写了金粟洞周围的自然景色。诗人用“白云乱”来形容天空中的云雾缭绕交织,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;“山深复深”则进一步强调了金粟洞所在的地势之险峻和幽深。接着,诗人又通过对洞口枯树和鸣鸟的描绘,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,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山林之中。
    颔联“玉雪影梅春寂寞,琅风韵竹夜萧森。”则转向了对金粟洞内景的描绘。这里的“玉雪影梅”和“琅风韵竹”都是诗人运用比喻手法,将景物与美好的事物相联系,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。同时,也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。尾联“海流城外青罗带,岩耸天边碧玉簪”则是诗人对金粟洞周边环境的描绘。通过“青罗带”和“碧玉簪”两个词汇,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幅山水画卷,让人仿佛能够看到那美丽的景色在眼前展开。
   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深远,既描绘了金粟洞的美景,又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。同时,也体现了贾岛作为一位僧人的独特气质和才华横溢的创作才能。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