坡仙曾此缕归程,归雁因而扁此亭。
草劲风刚苕水绿,水枯雪老弁山青。
霜翎去去宾沙漠,云足翩翩影洞庭。
渠亦偶来还自去,弋人何用慕冥冥。
归雁亭
坡仙曾此缕归程,归雁因而扁此亭。
草劲风刚苕水绿,水枯雪老弁山青。
霜翎去去宾沙漠,云足翩翩影洞庭。
渠亦偶来还自去,弋人何用慕冥冥。
【注释】
- 归雁亭:在浙江湖州,因有“归雁”而得名。
- 坡仙:指苏东坡,他曾在此游览。
- 缕:形容细长,这里指细长的丝线。
- 归雁:指从北方飞回的雁。
- 扁:命名或题写。
- 苕水:今浙江省苕溪。
- 弁山:今安徽省当涂县南的一座山。
- 冥冥:高远的样子。
【赏析】
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七绝诗,诗人借景抒情,以“归雁”和“亭”为题,抒发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。
前两句是说,坡仙曾在此地游过,因此给亭子起名为“归雁”。后两句是描写了亭子周围的景色:草儿长得茂盛,风儿吹得猛烈,苕溪的水清澈见底,弁山的山色青青如洗。这四句诗描绘了亭子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色。
后四句是写雁和亭子。“霜翎去去”,比喻大雁飞向远方;“云足翩翩”,形容云彩飘浮不定。这两句诗既写出了雁儿的飞翔,又表现了亭子的高大。最后一句说,亭子里的人偶尔来游玩,有时又离开了。而那些打鱼的人呢?又何必羡慕那看不见的鸿鹄呢!这四句诗既表现了自己对亭子的钟爱,也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、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