赋罢清都白玉楼,不知何事复阎浮。
琴弹十二栏杆月,酒洗三千世界秋。
绛阙瑶台知有路,空青水碧若为求。
紫皇早晚怜孤愤,背土凌虚上去休。
诗句原文:
赋罢清都白玉楼,不知何事复阎浮。
琴弹十二栏杆月,酒洗三千世界秋。
绛阙瑶台知有路,空青水碧若为求。
紫皇早晚怜孤愤,背土凌虚上去休。
注释:
- 赋罢清都白玉楼:形容自己创作诗歌的心境,如同置身于清都白玉楼中,充满了高雅和宁静。
- 不知何事复阎浮:表达了一种迷茫和不解的情绪,对“阎浮提”这个词汇的含义感到困惑。
- 琴弹十二栏杆月:通过琴声和月光的结合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。
- 酒洗三千世界秋:通过饮酒和秋天的联想,表达了对世间万象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。
- 绛阙瑶台知有路:绛阙瑶台是道教中的仙境,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。这里表达出对于达到这种境界的追求和渴望。
- 空青水碧若为求:空青和水碧都是道家炼丹的材料,这里的“若为求”表达了寻找和追求某种东西的迫切心情。
- 紫皇早晚怜孤愤:紫皇是道教中的天帝,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。这里表达了对于天帝的怜悯和希望得到他的关爱。
- 背土凌虚上去休:背土意味着脱离尘世的纷扰,凌虚则表达了超越凡俗的愿望。这里的“上去休”表达了对于超脱尘世、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和决心。
赏析:
这首诗以抒情为主,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,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、对于修行、对于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和追求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,如“清都白玉楼”、“十二栏杆月”、“绛阙瑶台”、“三千世界秋”等,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内涵,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。同时,诗人的情感也贯穿全诗,无论是迷茫、感慨还是追求,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难得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