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面俱江一面湖,古今画作水晶图。
门临车马红尘道,身在冰霜碧玉壶。
何道两山俱翠紫,霅苕二水合清污。
岸头笑与黄冠语,为问东林沈在乎。
【注释】
呈沈同知:向沈同知呈献诗。
三面俱江一面湖:指杭州,这里指杭州西湖的美景。三面环山,一面是湖。
古今画作水晶图:历代画家都以西湖为画题,画成一幅幅如水晶般透明的图画。
门临车马红尘道:门前是车水马龙,人来人往的闹市。
冰霜碧玉壶:形容湖水清澈晶莹,如同碧玉制成的酒壶。
两山俱翠紫:指钱塘江两岸的山峦,一片片青山绿树。
霅苕二水合清污:霅苕指的是两条河流,合清污表示两条河水虽然交汇在一起,但水质却依然清澈纯净。
岸头笑与黄冠语:在岸边和道士说话。
黄冠:古代道教中的道士所戴的帽子,黄色的帽子。
东林沈在乎:沈指沈子培(1637-1713),字伯寿,号东林居士,浙江仁和(今杭州市余杭区)人,清代著名的学者、散文家。
赏析:
这首诗是作者献给沈同知的一首七古。全诗描绘了杭州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,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。
首句“三面俱江一面湖”,点明了杭州西湖的位置,三面环山,一面是湖,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。接着两句写西湖的美景,历代画家都以西湖为画题,画成一幅幅如水晶般透明的图画。门前车水马龙,人来人往,一派繁华景象。然而在这热闹之中,诗人却感到了一种宁静和清新。
第三句“身在冰霜碧玉壶”,形容湖水清澈晶莹,如同碧玉制成的酒壶,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。同时,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。
接下来四句则描写了西湖周围的自然景观。钱塘江两岸的青山绿树,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;两条河水虽然交汇在一起,但水质却依然清澈纯净。这种自然美景让人陶醉其中,流连忘返。
最后两句则是对诗人自己的处境进行描述。他在岸边与道士聊天,询问他们是否了解西湖的美丽。同时,他也在思考自己的命运和未来。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,也透露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。
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杭州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,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。同时,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,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个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