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笥山前萧子云,手携白璧玩青春。
碧坛夜夜松风起,八十二人朝玉宸。

【注释】

萧侍郎:指萧子云。萧子云,字云英,南朝齐诗人、文学家,曾任尚书左丞,故称“侍郎”。玉笥山:在今江苏丹阳西北,为天台山余脉。

玩青春:把白璧拿在手中玩弄。玩,玩赏、欣赏;青春,这里指春天。

碧坛:用青石垒砌的祭坛。碧,青绿色。朝玉宸:拜见天子。宸:帝王居所。唐时称皇帝住处为“宸”,故称朝见皇帝为“朝玉宸”。

【赏析】

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,作者用精炼的笔墨描绘了萧子云的故居以及他的事迹,表现了作者对他高尚品德的赞美和怀念。

首句写萧子云故居的地理位置,即玉笥山前。玉笥山,又名天台山,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境内。这句诗通过地理位置的描写,为读者勾画出了一个清晰的画面,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祥和的地方,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。

次句写萧子云手捧白璧欣赏春天景色的情景。白璧,古代一种美玉名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萧子云高洁品质的赞赏之情。他用白璧来比喻萧子云,既突出了他手中的白璧价值非凡,也隐喻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才华横溢。

第三句写夜晚祭坛上松风阵阵,八十二人齐聚一堂,拜见天子的壮观场面。碧坛,用青石垒砌的祭坛,象征着萧子云崇高的地位和尊贵的身份。这里的八十二人,指的是当时朝廷官员和文人墨客,他们为了表示对萧子云的尊敬和怀念,纷纷聚集在他的故居前祭拜他。

尾句写萧子云的事迹,他曾经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,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这两句诗通过对萧子云生平事迹的叙述,展现了他为国家、为人民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风貌,令人肃然起敬。同时,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,以及对他们为国家、为民族做出的贡献的感激和怀念之情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