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幻之身不久长,桑榆能几耐风霜。
何如跳出利名窟,赠汝长生不死方。

【解析】

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.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,如本题要求赏析“华阳吟”,然后要逐句分析诗句的内容和形式,最后结合注释内容进行具体赏析,言之有理即可.

本诗首句说“梦幻之身不久长”,“梦幻”是虚幻不实的,“身不久长”即生命不长久;后两句说“桑榆能几耐风霜?何如跳出利名窟?”桑榆指夕阳;利名窟指名利场;这两句的意思是:夕阳西下,人已垂老,又怎能经受得住风霜雪雨呢?还不如跳出名利场,求得长生不死方。

【答案】

示例一:首句写人生短暂,暗示自己对生命的珍惜.第二句用反诘的语气,表明自己的心志.第三句直抒胸臆,以问作答,表达出诗人对名利场的厌恶之情.第四句以桑榆自比夕阳西下,形象地写出自己已经衰老,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.

示例二:首句写人生短暂,暗示自己对生命的珍惜.第二句用反诘的语气,表明自己的心志.第三句直抒胸臆,以问作答,表达出诗人对名利场的厌恶之情.第四句以桑榆自比夕阳西下,形象地写出自己已经衰老,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.

译文:

人生在世,不过百年,何必苦苦追求那虚幻的功名利禄呢!不如挣脱名利场的束缚,去寻求永恒的生命。

赏析:

此篇借梦喻人,托物言志.作者以“梦幻”起兴,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.“桑榆”“利名窟”都是比喻,“风霜”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.诗人以梦为喻,表达了自己对名利场的厌恶之情.同时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名利的极度热衷.诗人以“何如”发问,以“跳出利名窟”作答,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看法和态度.结尾两句以“桑榆能几耐风霜”来强调自己对名利的不屑一顾,而“跳出利名窟”,则表现了作者超脱世俗、追求永恒的美好愿望.全诗以梦境为背景,以梦生情,寓意深刻,富有哲理意味.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