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天日月开黄道,十洞烟霞接紫清。
为问蟠桃当熟未,人间春草几枯荣。
【注释】
①新正:农历正月初一,即元旦。古人认为“正”与“春”同义。
②蟠桃:传说中的仙果,生长在昆仑山的瑶台西北方三万里的桃树上,三千年开花一次。
③黄道、紫清:道教称天上的南北方向为“黄道”,东西方向为“紫清”。
④人间春草:指春天里的草木,这里泛指人世。
【赏析】
《新正》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七言绝句。此诗以神话传说中神仙的长生不老来喻示人间的永恒。
首句写新年伊始,万象更新,九天之上日月开黄道,十洞之中烟霞接紫清。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祥和的仙境图。诗人以“九天”“十洞”为背景,将日月、烟霞等自然景物巧妙地融入其中,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,又体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。
第二句紧承上句而来,诗人问道:“为问蟠桃当熟未?”这里的“为问”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仙境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渴望。而“蟠桃”则是指传说中的仙果,生长在昆仑山的瑶台西北方三万里的桃树上,三千年开花一次。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为问蟠桃当熟未?”表达了他对仙境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。
第三句进一步回应了前两句的问题:“人间春草几枯荣。”这里,诗人将“人间春草”与“仙境中的蟠桃”进行了对比,指出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。他认为,尽管人间的草木也在经历四季的更替,但它们的生命历程与仙境中的蟠桃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。因此,诗人得出结论说:“几枯荣。”这一结论既表达了他对人间世事的感慨,也透露出了他对仙境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。
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。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神仙的长生不老来喻示人间的永恒,通过对比仙境与人间的差异,表达了对仙境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人间世事的感慨之情。同时,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