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已三更忽坐忘,吟魂醉魄政悠扬。
孤鸿见召听寒角,残月相辞过粉墙。
【注释】
夜已三更忽坐忘,吟魂醉魄政悠扬:夜深人静时忽然坐下忘记了一切。吟魂醉魄:形容饮酒作诗的兴致很高涨。悠然自得的样子。
孤鸿见召听寒角,残月相辞过粉墙:孤飞的大雁被呼唤着听到寒冷的角声;残月在墙上告别。
赏析:
《夜坐忆刘玉渊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。此诗首句写深夜不眠,次句写酒兴正浓,三句写听到孤鸿叫唤,四句写月亮与墙告别。全诗以“忆”字为线索,从时间(三更)、空间(寒角、粉墙)和感情(吟魂醉魄、孤鸿见召等)上层层推进,表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。
夜已三更忽坐忘,“夜已三更”,点明时已深夜,时间之晚,可见其情之重,人之痴。“忽坐忘”三字,既写出了诗人对刘玉渊的感情至深,又写出了诗人因思念而失眠的情态。“坐”字也表现出一种执着。诗人之所以能如此入迷地坐待刘玉渊归来,是因为他对刘玉渊有深深的感情,这种感情让他无法释怀。
吟魂醉魄政悠扬:“吟魂醉魄”,形容饮酒作诗时兴致非常高昂,如同灵魂都陶醉了一般。“悠然自得”是其中最生动的描绘。这里的“醉”字和前面的“坐”字相照应,说明诗人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之中,无法自拔。
孤鸿见召听寒角,“孤鸿见召”,即大雁在寒冷的夜晚发出哀鸣的声音,仿佛在向诗人传达它内心的孤独和寂寞。而诗人则被这声音深深吸引,仿佛听到了来自天边的召唤。这种感受让人感到既凄凉又美好,同时也充满了无尽的思念。“听寒角”三字,既写出了诗人对刘玉渊的思念之情,也写出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孤独感。
残月相辞过粉墙,“残月相辞过粉墙”,这里既有对刘玉渊离别时的不舍,又有对其离去后自己孤独生活的感叹。诗人通过描绘月亮在墙上的离别场景,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失落。同时,这也让人联想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。
这首诗以“忆”字为线索,从时间、空间和感情等多个方面展现了诗人对刘玉渊的深深思念之情。通过对孤鸿、寒角等自然景物的描绘,以及对自己内心感受的抒发,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,让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