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显不如晦,身进不如退。
水澄秋月现,云散春山在。
神栖方寸间,心照大千界。
虚室乃生白,天光始发泰。
可以止则止,知止则不殆。
冥茫无有边,不在天地外。

【解析】

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及思想情感的赏析。作答此类题目,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,如本题“赏析”类试题,然后浏览全诗,把握诗歌内容,理解诗意,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,并在此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欣赏评价。“赠秦止斋”是第一句,点明赠给友人秦止斋的缘由,“名显不如晦,身进不如退”是第二、三句,表明作者认为名声显赫不如隐居不显,地位高升不如地位降下。“水澄秋月现,云散春山在”是第四、五句,表明清澈的水面能显现出秋天明亮的月亮,散开的白云能显露出春天秀美的山峦。“神栖方寸间,心照大千界”是第六、七句,表明精神寄托在心中,心境就能洞察世间万象。“虚室乃生白,天光始发泰”是第八、九句,表明空虚的屋子才能产生纯洁无暇的品质,自然之光才会开始展现光明和美好。“可以止则止,知止则不殆”是第十句,意谓应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,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。“冥茫无有边,不在天地外”是最后两句,意谓渺茫无边无际,不在天地之外。

【答案】

译文:

名声显赫不如隐居不显,地位高升不如地位降低。

清澈的水面能显现出秋天明亮的月亮,散开的白云能显露出春天秀美的山峦。

精神寄托在心里,心境就能洞察世间万般。

空虚的屋子才能产生纯洁无暇的品质,自然之光才会开始展现光明和美好。

应该停止的时候就应该停止,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。

渺茫无边无际,不在天地之外。

赏析:

这是一首赠诗。首联点明了赠给友人秦止斋的缘由。“名显不如晦,身进不如退”,表明名声显赫不如隐居不显,地位高升不如地位降下。“水澄秋月现,云散春山在”,以水澄秋月与春山来喻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境界。颔联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。颈联写精神寄托于内心世界,心境就能洞察世间万象,达到“虚室生白,守静致明”的境界。末联指出,只有懂得何时应该停止,何时应该继续,才能达到“知止而不殆”的境地。尾联写虚空无形之境:“冥茫无有边,不在天地外”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