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有此波罗密,人所厌弃鬼神惜。大如瓶笙身拳挛,长如囊枕针历剌。
天回故是来处遥,天南亦有能相识。君不见北人不梦象,南人何处梦骆驼。
蜀犬吠月越吠雪,识与不识吾奈何。

【诗句释义】

  1. 南方有这种波罗密,人们都厌恶它,鬼神却很珍惜。
  2. 它的形状像瓶子、笙、拳头一样蜷曲挛缩,长度像枕头、针、线一样长。
  3. 天回原来就是从远处来的地方,天之南也有能认识的人。
  4. 你看不见北人梦见象,南人在哪里梦见骆驼?
  5. 蜀犬吠月越吠雪,识与不识我有什么办法?

【译文】
在南方有这种波罗密,人们都厌恶它,鬼神却很珍惜。
它的形状像瓶子、笙、拳头一样蜷曲挛缩,长度像枕头、针、线一样长。
天回原来就是从远处来的地方,天之南也有能认识的人。
你看不见北人梦见象,南人在哪里梦见骆驼?
蜀犬吠月越吠雪,识与不识我有什么办法?

【赏析】
这首诗描绘了一首来自南方的神秘乐器——波罗密,通过其形状和特性的描述,表达了诗人对这件乐器的独特感受和情感态度。首先,诗人以“南方有此波罗密”开头,直接点明了这件神秘乐器的来源和存在。随后,诗人详细描述了这件乐器的外观特征,如“大如瓶笙身拳挛”,“长如囊枕针历剌”,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,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一幅波罗密的形象,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。

诗人通过对比北方人和南方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差异,进一步揭示了波罗密的独特地位。他认为,尽管人们普遍讨厌波罗密,但鬼神却十分珍视它,这表明波罗密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乐器,而是具有特殊含义和价值的存在。

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这件乐器的互动经历,表达了对它的深深眷恋和不舍。他提到“君不见北人不梦象,南人何处梦骆驼”,这句话暗示着在诗人的心中,波罗密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,成为了他的精神寄托。而在蜀犬吠月越吠雪的情景中,诗人巧妙地将波罗密与其他元素相联系,形成了一幅富有想象力的画面。

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波罗密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世界。同时,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口,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位艺术家的内心世界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