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何容易去何迟,半在心头半在眉。
门掩落花春去后,窗窥残月酒醒时。
柔如万顷连天草,乱比千寻匝地丝。
除却五侯歌舞地,人间何处不相随。

注释

  1. 来何容易去何迟:形容愁来得突然,去得很慢。

  2. 半在心头半在眉:形容愁的情绪深重,似乎无处不在。

  3. 门掩落花春去后:春天过去,门前的花朵凋零,象征着愁的结束或减少。

  4. 窗窥残月酒醒时:夜晚饮酒后醒来,窗外的月亮残破不全,象征着愁的持续和加深。

  5. 柔如万顷连天草:形容愁如同无边无际的草,柔软而广泛。

  6. 乱比千寻匝地丝:形容愁如同交织在一起的细丝,难以解开。

  7. 除却五侯歌舞地:指除了权贵们享受歌舞的地方外,其他的任何地方都不再有欢乐。

  8. 人间何处不相随:表示无论在哪里,忧愁都会伴随着自己。

    译文

    愁来得如此突然,离去又慢,一半在心里,一半在眉间。
    春天过后,门前落了花,酒醒之后看到残缺的月光。
    忧愁如同连绵不断的草,像缠绕在一起的细丝。
    除去那些权贵们的娱乐之地,哪里还有真正的快乐?
    世间哪里没有忧愁相伴。

    赏析

    这是一首以“愁”为主题,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,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感慨。首句“来何容易去何迟”,既表达了愁的突然性,也反映了其对人生无常的感慨;“半在心头半在眉”则进一步强调了愁的深沉与广泛,仿佛随时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。接下来四句,通过春天的象征、落花与残月、以及窗前的景象等细节描写,将愁的情绪推向高潮,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悲凉氛围。最后一句“人间何处不相随”,更是点明了愁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,让人不禁深思。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,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社会现象的反映,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