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昔东班贺紫宸,和风佳气净无尘。
龙墀初下觚棱日,雉扇齐开玉座春。
接武九霄曾近侍,投荒三载作流人。
穷通忤合虽天理,俯仰寻思不为身。
元日
忆昔东班贺紫宸,和风佳气净无尘。
龙墀初下觚棱日,雉扇齐开玉座春。
接武九霄曾近侍,投荒三载作流人。
穷通忤合虽天理,俯仰寻思不为身。
译文
回忆过去在东宫中祝贺皇帝的紫禁城,春风拂面,空气中没有一丝尘埃。
刚从皇宫中走出时,阳光照进了殿堂,那华丽的宫殿如同春天般明媚。
曾经接近过皇上,也曾侍奉过皇上,现在却身处异乡。
虽然命运多变,但我知道这符合自然规律,不必过于纠结。
我低头思考,不是为了自己的得失,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福祉。
关键词注释
- 东班:古代对宫廷中官员的称呼,此处指代皇帝的近臣或内侍。
- 紫宸:皇帝的寝宫,这里代指皇帝。
- 和风佳气:形容天气宜人,空气清新,无尘埃。
- 龙墀(chí):皇宫中的台阶,象征权力和尊贵。
- 觚棱(gū léng):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,有棱柱形状,这里形容宫殿的壮丽。
- 雉扇(zhì shàn):古代皇室使用的旗帜,这里比喻皇帝的权威和尊严。
- 玉座:用玉石制成的宝座,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。
- 接武:形容与某人地位、才能相近。
- 投荒:离开繁华之地,到边远地区。
- 穷通忤合:指人生道路上的得失、顺逆。
- 俯仰寻思:低头沉思或仰望天空,这里指内心的思索和抉择。
- 为身:考虑个人的利益和得失。
赏析
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对往昔经历的回忆及感慨的诗。诗中通过回忆过去的荣耀与当前的困境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。首联回忆了诗人在东宫中的荣耀时刻,以及那时宫廷内外的氛围;颔联描绘了当时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;颈联则转向现实,描述了自己被贬谪后的生活状态;尾联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,表达了对名利看淡的态度,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反思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