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诏程文阅四旬,纷来万卷日横陈。
怜渠灯火勤三岁,恼我帘帷度一春。
胜日莺花辜乐事,它年桃李识何人。
遥知吏部寻春遍,红紫芳菲得句新。
诗句释义与译文
第一句:礼闱奏号毕呈天官侍郎
- 注释:在古代科举制度中,“礼闱”是考生进入殿试前的一个阶段,称为“内帘”,考生在此展示自己的卷子以请求评判。“呈”指的是上交。“天官”指天官侍郎,是负责考试的官员之一。
- 译文:在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(礼闱)中,考生们的试卷已经全部上交,等待天官侍郎的评判。
第二句:奉诏程文阅四旬,纷来万卷日横陈
- 注释:这里的“诏”指的是皇帝的诏书或指令。“程文”是指应考的文章或试卷。“四旬”通常指一个季度,这里可能指四个月。“横陈”意为摆放、陈列。
- 译文:按照皇上的旨意,负责评审的考生们已经花费了四个月时间来阅读和评价这些试卷。
第三句:怜渠灯火勤三岁,恼我帘帷度一春
- 注释:这里的“灯”可能指的是烛光,象征着夜读或长时间研究。“渠”在这里可能是对他人的指称,表达了同情之情。“帘帷”是指窗户上的帘子和帷幔,用来遮挡光线,保护隐私。
- 译文:我可怜那些夜深人静时还在勤奋学习的人,他们为了这个目标努力了整整三年;而我却因为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,使得窗帘和帷幔被多次掀起,春天也悄然过去。
第四句:胜日莺花辜乐事,它年桃李识何人
- 注释:胜日即美好的日子。莺花指的是美丽的鸟和盛开的花朵。“辜乐事”意味着失去了享受快乐的机会。“桃李”常用来比喻学生或后进,这里可能指的是未来可能会遇到的新学生。
- 译文:在这个美好的春天里,鸟儿和花儿都显得很美,但错过了欣赏它们的乐趣;等到了明年春天,当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时候,我们可能会遇见许多新的学生,但他们是谁,却无法预知。
第五句:遥知吏部寻春遍,红紫芳菲得句新
- 注释:这句话中的“遥知”表示通过想象知道或猜测。“吏部”通常指的是吏部尚书或类似官职,是古代管理文书和人事工作的官员。“寻春”意为寻找春天的景象或感受。“红紫芳菲”描述的是春天里各种鲜艳的花木。“得句新”指得到优美的诗句。
- 译文:我远远地就知道,吏部尚书正在四处寻觅春天的美丽,他得到的诗句都是那么新颖而富有生机。
赏析
这首诗通过描绘科举考试的场景和个人的学习经历,反映了作者对知识和学习的珍视。诗中既有对辛勤学习的肯定,也有对错过欣赏美景时光的遗憾,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慨。整首诗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,既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,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