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宸朝罢御端门,天宇澄清景气温。
丹凤楼中黄伞立,金鸡竿上彩旗翻。
万人耸听风雷号,四海均沾雨露恩。
须信卑宫勤肆祀,君王本意在元元。
这首诗是明太祖朱元璋的《明堂庆成五首》之一。诗中描绘了明堂庆祝成功的场景,以及皇帝对百姓的关爱和仁政。
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:
- 紫宸朝罢御端门,天宇澄清景气温。
- “紫宸”是指皇宫内殿,“朝罢”表示皇帝退朝。
- “御端门”是指皇帝在皇宫的正门。
- “天宇澄清”形容天空晴朗无云。
- “景气温”可能是指天气温暖舒适。
- 丹凤楼中黄伞立,金鸡竿上彩旗翻。
- “丹凤楼”是明代皇宫中的一个重要建筑,位于紫禁城的中心地带。
- “黄伞”可能是指皇帝乘坐的黄龙辇上的伞。
- “金鸡竿”是一种装饰性的旗杆,上面插着金色的旗帜。
- “彩旗翻”形容旗帜在空中飘扬。
- 万人耸听风雷号,四海均沾雨露恩。
- “万人耸听”形容皇帝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宫廷。
- “风雷号”可能是指皇帝发布的命令或指示。
- “四海均沾”表示全国上下都受到了皇帝的恩惠。
- “雨露恩”可能是指皇帝的恩德如同雨水和露水一样滋润着大地。
- 须信卑宫勤肆祀,君王本意在元元。
- “卑宫”可能是指皇帝的住所,即故宫。
- “勤肆祀”表示皇帝非常注重祭祀活动。
- “君王本意”表明皇帝的真正目的是关心人民的生活和福祉。
这首诗通过对明堂庆祝成功的场景的描绘,展现了皇帝的仁爱之心,以及他关心百姓、关注民生的治国理念。同时,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,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祝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