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百有馀年,潮头不敢颠。
孤尖标白浪,层级上青天。
铃隔山僧呗,灯通海客船。
老来登眺眼,不道步难前。
【注释】六和塔: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的钱塘江边。
三百有馀年: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
颠:摇动。
孤尖标白浪:形容六和塔孤零零的矗立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。
层级(jian cé)上青天:形容塔层层叠叠,直插云霄。
铃隔(jiàn gé):寺庙的钟声。呗(bó):佛教徒念诵经文的声音。
海客:指海上来的客人。
不道:想不到,不知道。
赏析:这首诗以“登眺眼”为题,描绘了一幅六和塔雄伟壮丽的画面。首句“三百有馀年,潮头不敢颠”,表达了六和塔历史悠久、历经风雨沧桑的感慨。第二句“孤峰标白浪,层级上青天”,形象地描绘了六和塔高耸入云、巍峨壮观的景象。第三句“铃声隔山僧,灯火通海客”,则通过描写寺庙钟声和海上来客灯火闪烁的景象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。最后一句“老来登眺眼,不道步难前”,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、壮志难酬的无奈感叹。整首诗通过对六和塔的描绘,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生,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