虏退边方得暂宁,枣儿红近莫休兵。
汉家错信和亲议,不见胡雏与父争。

诗句:虏退边方得暂宁,枣儿红近莫休兵。

  1. “虏退边方得暂宁”:这句诗描述的是边境地区在北虏撤退之后暂时的安宁状态。这里“边方”指的是边疆之地,而“虏退”则意味着北方的敌人已经退去,使得这片地方得以暂时恢复平静。这里的“得暂宁”表达了一种短暂的和平与宁静。

  2. “枣儿红近莫休兵”: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具体的景色——枣树的果实成熟,颜色鲜红如火,但同时提醒士兵们不要停止战斗。这里的“枣儿红”象征着丰收和喜悦,而“莫休兵”则表达了战争的必要性,即使是在和平的景象中,也不可放松警惕和准备战斗。

  3.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军事场景,展示了诗人对和平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安全的深刻关切。它不仅是对和平景象的赞美,也是对战争与和平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反思。

赏析:

《和颜长官百咏·边庭》是南宋诗人朱继芳的作品,通过对北虏退去后边地暂时安宁的景象描绘,以及汉家对于和亲议的错信,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的矛盾冲突,以及个人理想与国家大义之间的纠葛。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边地和平景象的记录,更是对战争与和平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。

诗中的“虏退边方得暂宁”描绘了边疆地区在北敌退去后的短暂平静。这既是对和平景象的直接描写,也是对国家安定局面的一种肯定。然而,紧接着的“枣儿红近莫休兵”则通过枣树的成熟和士兵的休息,暗示了即使在和平时期,也不能放松警惕和准备战斗。这种对比,使得诗歌在赞美和平的同时,也传达了对战争的担忧和对国家安全的重视。

诗中的“汉家错信和亲议”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决策的错误理解。和亲议可能是出于对外部势力的畏惧或是为了维护国威,但这种做法忽视了内部稳定和军事准备的重要性。这种错误判断不仅影响了国家的长远利益,也可能导致更大的危机。因此,诗歌在赞颂和平之余,也批判了错误的决策,强调了正确的决策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。

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刻画,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义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。它不仅仅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描述,更是一种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的关注和思考。

《和颜长官百咏·边庭》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作。它通过对和平景象的描绘和对战争与和平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思考,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义和个人理想的深刻认识。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,也具有较强的思想深度,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鉴赏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