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翁生长在柴门,身有丁男犊有孙。
为了官租才出市,归家夸说与乡村。
【注释】柴门:指简陋的门户。丁男:指男子和女子。犊(dú):小牛。归家夸:回家时向乡亲们炫耀。
【赏析】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官员在乡村的生活情况所作的描写,通过描绘这位官员的日常生活,来反映当时农村的面貌。首句写“村翁”,点明其身份与地位。次句写这位官爷有丁男有犊女,表明其家境殷实,生活宽裕。第三句是说,因为要交官租,他才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城市去卖力赚钱。最后一句写他回到家乡后,向乡邻夸耀自己的收入,并表示自己很满足。全诗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生活。
译文:
一个住在柴门旁的老农,家中有男人、女人还有孙子。
为了缴纳官府的税赋才出城去卖力气,回到家就向乡亲们炫耀。
创作背景此诗具体创作年代不详,据《宋诗纪事》卷六八记载,此诗作于元丰八年(1085年)。颜文叔任杭州知州,因政绩卓著,受到朝廷的褒奖。苏轼曾作《贺杭州知州颜君赴选启》一诗,祝贺其升迁。但颜文叔却因此得罪了新派执政者,被降职至杭州任通判,从此苏轼与之往来渐少。此诗即为作者送别颜文叔而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