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雪留清壁,苍霞对赤城。
我来阴壑晚,人说夜灯明。
贝叶无新得,蒲人有旧盟。
咄哉宁负汝,安敢负吾生。

【注释】

1.方广:地名,在今陕西宝鸡县南二十里。过高台:山名,亦作“方高”。2.敬夫:即张敬夫。张敬夫,字安道,河南洛阳人。唐玄宗天宝三年(744年)进士。大历中,任殿中侍御史,出为汝州别驾,后迁尚书左丞。

3.阴壑:《诗经·小雅》有《十月之交》篇:“十月之交,朔月辛卯,日有食之,亦孔之丑。”毛公传:“朔月辛卯,阴也。言阴气盛也。”阴气,指夜。

4.贝叶:梵文译音,佛教经籍的统称。5.蒲人:蒲州人,指张敬夫。6.咄哉宁负汝:你怎么能违背我呢?宁,岂;汝,你,指张敬夫。

【赏析】

这首和诗是作者于元和四年(809年)冬至次年夏所作。时作者与友人张敬夫同游华山,并作此诗。全诗以议论发端,以抒情收束。前四句写景,中间四句议论,最后归结到“安敢负吾生”。

首联两句写景,一“留”字写出了山势的险峻。“苍霞”,指山上浓密的云气;赤城,指华山的主峰太乙真人修炼成仙的地方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登泰山,上帝后土祠坐东向,群臣西上寿开始致礼焉。其赞曰:‘自我玄黄隆师,降于梁父。’”“梁父”,指泰山;“苍霞”句化用自“紫阁连延入白云”,意谓诗人从山脚攀登而上,只见山上浓密的云气缭绕着巍峨的山峰,而山下的黄河如一条银带蜿蜒流淌。颔联两句写景,一“对”字写出了山峰耸立、云雾缭绕的景象。颈联两句议论,指出自己没有新得到佛经,友人也没有新的誓言。尾联两句抒情,表明自己岂能违背自己的意志,又怎能违背自己的性命!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