畴昔朱陵洞,如今白帝城。
天高云共色,夜永月同明。
万象争回巧,千峰尽乞盟。
登临须我辈,更约羡门生。
诗句解读与注释:
- “至上封用择之韵”:
- 注释:这可能是指诗作的作者或创作背景。在古典诗歌中,使用特定字的韵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或主题。这里的“择之韵”可能是为了增加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,使得诗歌更加和谐、优美。
- “畴昔朱陵洞,如今白帝城”:
- 注释: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变迁。从“畴昔”(过去)到“如今”(现在),暗示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感慨。朱陵洞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或景点,而白帝城则是一个历史名城,两者都是古代重要的文化遗址。
- “天高云共色,夜永月同明”:
- 注释: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。天空的高远与云彩的颜色相同,夜晚的时间延长了月亮的亮度也相同,这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观察和感受。
- “万象争回巧,千峰尽乞盟”:
- 注释:这里使用了“争回巧”和“尽乞盟”两个短语来形容自然界的景象。万象(万物)在争夺着各自的巧计,而千峰则都在乞求联盟。这些词汇都富有诗意,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多样性。
- “登临须我辈,更约羡门生”:
- 注释:这句话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。诗人认为,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赏自然的人才能登上高处,去感受自然的奇妙。同时,诗人还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前往,共同体验这种美好。
赏析:
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。诗中的关键词“择之韵”、“朱陵洞”、“白帝城”、“天高云共色”、“夜永月同明”、“万象争回巧”、“千峰尽乞盟”等,都富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,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,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。同时,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人生态度,那就是要珍惜自然、尊重自然、爱护自然,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