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风一万里,披豁暮云空。
极浦三年梦,扁舟二子同。
离离浮远树,杳杳没孤鸿。
若问明朝事,西山晻霭中。
舟中晚赋
长风一万里,披豁暮云空。
极浦三年梦,扁舟二子同。
离离浮远树,杳杳没孤鸿。
若问明朝事,西山晻霭中。
注释:
- 长风一万里:形容船行之快,如长风万里。
- 披豁暮云空:描绘天空中的云被风吹散的景象。
- 极浦三年梦:指在海上漂泊的三年。”极浦”指的是海边,”三年梦”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的回忆。
- 扁舟二子同:扁舟(小船)上有两个同伴。这里的“二子”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同行的人。
- 离离浮远树:形容远方的树木在水面上显得稀疏而飘渺。
- 杳杳没孤鸿:孤鸿(孤独的大雁)消失在视野之外。
- 若问明朝事:如果有人问起明天的事情。
- 西山晻霭中:指西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,显得朦胧而神秘。
赏析: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旅途风景和个人感慨的抒情诗。首句”长风一万里,披豁暮云空”开篇便展现了一幅壮阔的画面,船行万里,风力强劲,云层被吹拂得散乱无踪,给人以开阔的感觉。接下来的”极浦三年梦,扁舟二子同”则转入了对往昔的追忆。”极浦”意味着海边,而”三年梦”则表达了诗人在海上漂泊了三年的时间,这段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感受。
接下来的”离离浮远树,杳杳没孤鸿”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。”离离”形容树木分布稀疏,”杳杳”则表示大雁飞行的距离遥远,两者结合,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。而”若问明朝事,西山晻霭中”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,虽然现在身处迷雾之中,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信念。
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,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态度。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,更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