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成今六载,上雨复旁风。
逐急添茅盖,连忙毕土功。
桂林何日秀,兰径几时通。
并筑双台子,东山接水筒。

【注释】

堂成今六载:堂已建成,至今已有六载了。

上雨复旁风:上方下雨,旁边吹来凉风。

逐急添茅盖:随着紧急情况增添茅屋的屋顶。

连忙毕土功:赶紧完成土地工程。

桂林何日秀:不知桂林何时才能秀美。

兰径几时通: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通行。

并筑双台子:一起修筑双台子。

东山接水筒:东山与水筒相接。

【译文】

堂已建成,至今已有六年了。上面下雨,旁边又吹来凉风。随着紧急情况,增添茅屋的屋顶。赶紧完成土地工程。不知桂林何时才能秀美。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通行。一起修筑双台子。东山与水筒相接。

【赏析】

这是一首七绝,以记事为主,兼写景、叙事。诗中通过叙述建筑之事,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现实的不满。

首句“堂成今六载”,说明堂已建成,已经六载。“今六载”表明堂已存在六载时间。第二句“上雨复旁风”,写堂在建成之后,上方下起雨来,又吹来侧方的凉风。这句诗描绘出诗人建堂后,所经历的风雨变化,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。第三、四句“逐急添茅盖,连忙毕土功”,写建堂后的迫切心情,急忙地增加茅屋的屋顶,赶紧完成土地工程。这两句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的社会现实,也表现了诗人建堂后急于完成建堂工作的心情。最后两句“桂林何日秀,兰径几时通”,写建堂后希望桂林能早日秀美,希望行走的道路(兰径)能早日通行。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期望。

全诗通过对堂的修建过程的叙述,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、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和社会安定的向往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