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卜川清旷,端居柰乐何。
风云一以便,岁月不胜多。
节传无淹驾,林园得屡过。
功名从迫逐,志业岂蹉跎。
【注释】
考:指科举考试。卜川:指代某地地名(具体地点不详)。清旷:清新空旷。端居:闲居,安居。柰乐何:奈,奈何;乐何,快乐吗?风云:喻世事变化无常。以:凭借。淹驾:耽误车驾。林园:指隐士的山林园林。迫逐:逼迫,追逐。蹉跎:虚度。
【赏析】
此诗为诗人应友人之邀而写的酬答之作。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之情以及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。
首联:“考卜川清旷,端居柰乐何。”
“考卜”一词,出自汉代王充《论衡·逢遇》,意为占卜,此处用来比喻仕途。诗人在官场上奔波劳碌,但内心并不快乐,因为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。“端居”指的是闲居在家,没有功名利禄的诱惑和追求。“柰乐何”,意为何必高兴呢?
颔联:“风云一以便,岁月不胜多。”
诗人感叹时光飞逝,岁月如梭,自己却一事无成。“风云”象征着世间的变迁和变化。“一以便”,即凭借机遇,抓住时机。“岁月不胜多”,意味着时间流逝得太快,无法阻挡。
颈联:“节传无淹驾,林园得屡过。”
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“节传”指官位升迁,“无淹驾”表示不能久留官场。“林园得屡过”则是说有机会就离开官场,回归田园生活。
尾联:“功名从迫逐,志业岂蹉跎。”
诗人感慨自己虽然努力追求功名,但最终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。“从迫逐”表示被迫追随世俗,追逐名利。“志业岂蹉跎”,则表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并没有被浪费掉,而是得到了实现。
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