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支派别胄遥遥,南渡衣冠尚北朝。
千载画图文献在,两朝开济政明昭。
公卿倡和遵皇运,嗣子传家念祖饶。
幸得庆源流自远,匡扶人世释尘嚣。
跋(bá)睢阳五老图卷
同支派别胄遥遥,南渡衣冠尚北朝。
千载画图文献在,两朝开济政明昭。
公卿倡和遵皇运,嗣子传家念祖饶。
幸得庆源流自远,匡扶人世释尘嚣。
注释:
跋(bá):题跋,即在书画作品上书写的文字,表示对书画的评价或记叙内容。
同支派别胄遥遥:指同一家族的后代分布在不同的地方,遥相呼应。
南渡衣冠尚北朝:指南方的衣冠人物仍然怀念北方。
千载画图文献在:意为千年以来的画作和文献都保存了下来。
两朝开济政明昭:意指两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能治理国家,政治清明。
公卿倡和遵皇运:指当时的公卿大臣们遵循朝廷的命令行事。
嗣子传家念祖饶:意指继承家业的人牢记祖先的教诲。
幸得庆源流自远:庆幸自己能从遥远的源头继承家业。
匡扶人世释尘嚣:意为帮助世人摆脱世俗的纷扰。
赏析:
这首诗是跋(bá)于一幅描绘五老图的卷轴上的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这幅画卷的赞美之情,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历史、文化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。
诗的前两句“同支派别胄遥遥,南渡衣冠尚北朝。千载画图文献在,两朝开济政明昭。”通过对比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政治,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。同时,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。
诗的后四句“公卿倡和遵皇运,嗣子传家念祖饶。幸得庆源流自远,匡扶人世释尘嚣。”则是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家族责任的思考。他认为,公卿大臣们应该遵循朝廷的命令行事,继承家业的人应该牢记祖先的教诲,而他本人则庆幸能从遥远的源头继承家业,并希望帮助世人摆脱世俗的纷扰。这既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,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