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尺楼台九叠山,个中风景脱尘寰。
危亭势枕苍霞古,灵石香沾碧藓斑。
佳景每因劳企仰,胜游未及费跻攀。
何当酬却诗书债,遂我浮生半日闲。
注释:
百尺楼台九叠山,个中风景脱尘寰。
百尺高的楼台上有九层的山峰,这里的景色与尘世之外完全不同。
危亭势枕苍霞古,灵石香沾碧藓斑。
高耸的亭子依偎着苍翠的云霞,灵石上散发出清香,覆盖了绿色的苔藓斑点。
佳景每因劳企仰,胜游未及费跻攀。
美好的景色总是让人向往,但游览时却常常费尽心力攀登。
何当酬却诗书债,遂我浮生半日闲。
何时才能偿还对诗书的债务,让我享受这浮生半日的悠闲?
赏析: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在登临灵石山时的所见所感之作。诗中通过描绘灵石的美景,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首句“百尺楼台九叠山”,直接点出了诗人所处的位置,即一座高耸入云、层层叠叠的山峦之上的楼台。这里,诗人用“百尺”来形容楼的高度,形象地描绘出楼台的高峻;而“九叠”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峦的层数之多,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。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,更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。
“个中风景脱尘寰”一句,诗人将目光投向了楼台周围的美景。这里的“尘寰”指的是人世间,意味着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的纷扰,去寻找一片净土。而“个中风景”则是指楼台周围那独特的景色,它们远离尘嚣,宁静而美丽,给人一种超脱的感觉。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,更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。
“危亭势枕苍霞古”一句,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。这里的“危亭”指的是高耸入云的亭子,它依偎在苍翠欲滴的云霞之下,显得格外古老而庄重。而“苍霞古”则描绘出了云霞的颜色,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。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,也反映了他对历史沧桑的感慨。
“灵石香沾碧藓斑”一句,诗人再次转向了楼台周围的美景。这里的“灵石”指的是山上的一块奇特的石头,它在绿意盎然的苔藓点缀下显得更加神秘莫测。而“碧藓斑”则描绘出了苔藓的颜色以及它们在石头上形成的斑点,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。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,更体现了他对生命活力的赞美。
“佳景每因劳企仰”一句,诗人反思了自己在观赏美景时的心境。他发现,尽管自己一直向往那些美好的景色,但在欣赏过程中却往往因为劳累而无法尽情领略它们的美丽。这种感慨不仅揭示了诗人对人生苦乐的认识,也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
而“胜游未及费跻攀”一句,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。他认为,有些时候虽然未能亲自体验那些美好的旅行,但只要心中有所期待,就足以让人感受到那份喜悦与满足。这种观念既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也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。
最后一句“何当酬却诗书债,遂我浮生半日闲”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。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偿还对诗书的债务,从而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悠闲生活。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美好憧憬,也是对整个人类幸福生活的祝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