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舟越大江,凌风下飞阁。
仙子去不还,苍屏倚寥廓。
【注释】
- 方舟:小船。黄德美:即黄庭坚,江西修水人,号山谷道人。延平春望:在江西延平(今福建南平)观赏春天的景色。2. 飞阁:指江中的浮桥或桥梁。凌风:乘风。3. 仙子:指仙人。去不还:指神仙已经升天而去,不再返回人间。4. 苍屏:青色的屏风。5. 寥廓:空旷辽阔。
【赏析】
这是两首写景诗。第一首写舟过大江,登上飞阁;第二首写神仙离去,眺望远方的苍屏。全诗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,富有诗意。
方舟越大江,凌风下飞阁。
仙子去不还,苍屏倚寥廓。
【注释】
终古照林峦出自《水调歌头》,终古照林峦的作者是:朱熹。 终古照林峦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终古照林峦的释义是:终古照林峦:指自古以来,月光照耀着山峦森林。 终古照林峦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终古照林峦的拼音读音是:zhōng gǔ zhào lín luán。 终古照林峦是《水调歌头》的第19句。 终古照林峦的上半句是:爽气动星斗。 终古照林峦的全句是:中兴主,功业就
爽气动星斗出自《水调歌头》,爽气动星斗的作者是:朱熹。 爽气动星斗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爽气动星斗的释义是:爽气动星斗:形容风力强劲,足以使星辰摇动。 爽气动星斗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爽气动星斗的拼音读音是:shuǎng qì dòng xīng dòu。 爽气动星斗是《水调歌头》的第18句。 爽气动星斗的上半句是:放去任疏顽。 爽气动星斗的下半句是:终古照林峦。
放去任疏顽出自《水调歌头》,放去任疏顽的作者是:朱熹。 放去任疏顽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放去任疏顽的释义是:放任其自然,任其顽皮不羁。 放去任疏顽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放去任疏顽的拼音读音是:fàng qù rèn shū wán。 放去任疏顽是《水调歌头》的第17句。 放去任疏顽的上半句是:未羡痴儿鼎足。 放去任疏顽的下半句是:爽气动星斗。 放去任疏顽的全句是
未羡痴儿鼎足出自《水调歌头》,未羡痴儿鼎足的作者是:朱熹。 未羡痴儿鼎足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未羡痴儿鼎足的释义是:未羡痴儿鼎足:不羡慕那些愚昧无知的孩子像鼎足那样生活。此处“痴儿”指愚昧无知的人,“鼎足”比喻三者并立,意指没有追求、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。诗人以此表达自己不满足于平庸、愚昧的生活态度。 未羡痴儿鼎足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未羡痴儿鼎足的拼音读音是:wèi
独委狂奴心事出自《水调歌头》,独委狂奴心事的作者是:朱熹。 独委狂奴心事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独委狂奴心事的释义是:独委狂奴心事:独自委托给狂放的奴仆(或狂放的心灵)去处理、承担的心事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托付,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。 独委狂奴心事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独委狂奴心事的拼音读音是:dú wěi kuáng nú xīn shì。
相与济时艰出自《水调歌头》,相与济时艰的作者是:朱熹。 相与济时艰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相与济时艰的释义是:相与济时艰:共同度过艰难时期。 相与济时艰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相与济时艰的拼音读音是:xiāng yǔ jì shí jiān。 相与济时艰是《水调歌头》的第14句。 相与济时艰的上半句是:驱驰一世人物。 相与济时艰的下半句是:独委狂奴心事。
驱驰一世人物出自《水调歌头》,驱驰一世人物的作者是:朱熹。 驱驰一世人物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驱驰一世人物的释义是:驱驰一世人物:指在一生中奔波劳碌,参与世事的人物。 驱驰一世人物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驱驰一世人物的拼音读音是:qū chí yī shì rén wù。 驱驰一世人物是《水调歌头》的第13句。 驱驰一世人物的上半句是:鬓毛斑。 驱驰一世人物的下半句是
鬓毛斑出自《水调歌头》,鬓毛斑的作者是:朱熹。 鬓毛斑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鬓毛斑的释义是:鬓毛斑:指头发斑白,形容人年纪渐长。 鬓毛斑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鬓毛斑的拼音读音是:bìn máo bān。 鬓毛斑是《水调歌头》的第12句。 鬓毛斑的上半句是:功业就。 鬓毛斑的下半句是:驱驰一世人物。 鬓毛斑的全句是:中兴主,功业就,鬓毛斑。驱驰一世人物,相与济时艰
功业就出自《水调歌头》,功业就的作者是:朱熹。 功业就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功业就的释义是:功名成就。 功业就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功业就的拼音读音是:gōng yè jiù。 功业就是《水调歌头》的第11句。 功业就的上半句是: 中兴主。 功业就的下半句是:鬓毛斑。 功业就的全句是:中兴主,功业就,鬓毛斑。驱驰一世人物,相与济时艰。独委狂奴心事,未羡痴儿鼎足
中兴主出自《水调歌头》,中兴主的作者是:朱熹。 中兴主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中兴主的释义是:中兴主:指能够振兴国家、扭转国势的君主。 中兴主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,风格是:词。 中兴主的拼音读音是:zhōng xīng zhǔ。 中兴主是《水调歌头》的第10句。 中兴主的上半句是:飞倦始知还。 中兴主的下半句是:功业就。 中兴主的全句是:中兴主,功业就,鬓毛斑。驱驰一世人物
【解析】 这是一首写景咏怀诗。“川流汇南奔,山豁类天辟”写诗人眼前之景。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自己坎坷的仕途和艰难的人生道路,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悲观情绪和无奈之情。“层甍丽西崖,朝旦群峰碧”写诗人眼前的另一幅景象。诗人用笔触细腻地描写了群山的秀美景色。诗人通过对这美景的描绘,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之情。 【答案】 ①第一首: 川流汇南奔,山豁开天辟。 ②第二首: 层甍丽西崖,朝旦群峰碧。 注释
杂记草木九首 晨起独行园,花药发奇颖。犹嫌坠露稀,更汲寒泉井。 注释: 杂记草木九首:这是一首关于植物的诗歌,共九首。 晨起独行园:清晨起来独自在园中漫步。 花药发奇颖:花朵和药材发出奇异的光泽。 犹嫌坠露稀:仍然觉得雨水落下不多。 更汲寒泉井:于是又去寒冷泉水中打水。 赏析: 这首诗是朱熹所作《杂记草木九首》之一。诗人描绘了早晨在园中散步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致,以及自己对雨后清新空气的感受
杂记草木九首 端居春向残,夏气已清穆。 睡起悄无人,风惊满窗绿。 注释: 1. 杂记草木九首:指唐代李峤的《杂咏》中的《柳》、《桃》、《杨》、《梨》、《橘》、《枣》、《柏》、《松》、《栀子》。这九首诗都是描写各种树木的,所以称为“杂记草木九首”。 2. 端居:安居一室而不出游。 3. 清穆:清雅肃穆。这里指春天已经过去,夏天来临。 4. 睡起:从床上起来。悄无声息。 5. 风惊
【注释】乱峰轩:指佛寺中的轩窗,多指高悬于悬崖绝壁的轩窗。 因依古佛居:因依附在古佛的寺院中居住。 结屋寒林杪(miǎo):在树林的最高处搭建房屋。杪,树梢。 当户碧峰稠(chóu):门前有层层碧绿的山峰重叠。当户,对着门口。 云烟自昏晓:指云雾缭绕,时隐时现,昼夜不断。 【赏析】 此为登临九日山佛院乱峰轩所赋。首联以“因依古佛居”点明题意,表明作者在佛院栖息。颔联描绘了乱峰轩的景色
【注释】九日山石佛院:指唐代诗人李白的别墅。乱峰轩:即乱石轩,在石佛寺内。 【赏析】这首诗写秋日游山的体会。首句“岩中老释子”,是说作者自己就如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僧人,住在山中的佛寺里;次句“白发对青山”,则点出自己的年龄和身份。第三句“不作看山想”,是说自己没有像那些看山的游客那样,去欣赏山景,而是专心致志地读经念佛。最后两句“秋云时往还”是说秋天的白云,随风飘荡不定,时而来到山前,时而飘到山下
【注释】 题:题画 可老:作者的号 徐明叔:徐熙,宋时著名画家。明叔即徐熙之子徐崇。 咫(zhǐ)尺:比喻距离很近。 赏析: 《题可老所藏徐明叔画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咏物诗。此诗以云起为景,描绘了一幅秋日群峰叠嶂、云雾弥漫之景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。全诗构思巧妙,用词精炼,语言优美,形象生动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 首联“群峰相接连,断处秋云起”,描绘的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。群峰相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