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淮诸将已争驰,兔脱鹰扬不会期。
杀尽残胡方反旆,里闾元未有人知。

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其四

渡淮诸将已争驰,兔脱鹰扬不会期。杀尽残胡方反旆,里闾元未有人知。

诗意解析:

  1. 渡淮诸将已争驰:描述了渡淮的将领们急切的行动,表现出他们急于行动和竞争的心态。这可能暗示了战事的紧迫性和将领们的士气。
  2. 兔脱鹰扬不会期:这里用“兔脱”和“鹰扬”来比喻英勇善战的军队或将领。”不会期”则表达了将领们之间的激烈竞争,没有人能预测谁会取得胜利。
  3. 杀尽残胡方反旆:描述了战斗结束后的场景。“杀尽残胡”说明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,而“方反旆”则表明士兵们开始返回,象征着和平的到来。
  4. 里闾元未有人知:反映了战争结束之后的平静生活。“里闾”指的是乡村,“元未有人知”意味着战争结束后的乡村还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,没有完全从紧张的氛围中恢复过来。

翻译与注释:

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其四:渡淮诸将已争驰,逃逸如兔脱群鹰,皆不期会;杀敌之后,残胡被消灭殆尽,将士们方才收兵回营;乡里之间,人们还未知晓这场胜利的消息。

赏析:

朱熹的这首诗通过描绘渡淮将领们的竞争、战斗的激烈以及战后的宁静,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喜悦。通过对将领们的生动描述和对战场景象的描绘,诗人不仅传达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,还表现了战争结束后人们对和平的珍惜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充满了战争与和平的对比,让人深思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