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高木落晚秋时,日暮千林黄叶稀。
只有苍苍谷中树,岁寒心事不相违。

【注解】

瑞岩道:即“庐山”,在江西,因山多佛寺而名。

四绝句:指《咏荆轲》、《咏柳》、《题金陵渡》和《登高》。

彦集充父二兄:李纲的堂兄李彦集充,字叔献;堂弟李彦冲,字叔平。

【赏析】

此诗是作者于公元1169年(绍兴九年)秋至冬之交入庐山游览时所作。诗人以“风高木落晚秋时”开首,点明时间,并渲染出一种萧瑟凄清的秋意。接着以“日暮千林黄叶稀”进一步描绘了深秋时节,夕阳西下,林木枯黄,落叶稀疏的景象。这两句诗,不仅写出了景物的凋零衰飒之感,而且从侧面烘托了诗人的孤寂情怀和对时光易逝、壮志难酬的感喟。以下“只有苍苍谷中树,岁寒心事不相违。”二句则是全诗的警策,也是最富哲理性的诗句。

“只有苍苍谷中树”一语,既是对前面景色的总括,又是下文抒情议论的发端。它既表现了诗人面对秋景时的感慨,也表明了他与世人不同的心态。他并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而是超然物外,独善其身。他欣赏的是那些“岁寒心不改”的松柏,赞赏的是那些“凌霜斗严寒”的君子,因而,他只能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于自然之中。

诗人以松柏喻人,表达了他对坚持操守、不随波逐流的高尚人格的追求。同时,这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。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,正是诗人所崇尚和追求的。因此,“岁寒”二字,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象征,同时也是诗人精神的体现。

从艺术手法上看,“只有苍苍谷中树,岁寒心事不相违”二句,也具有深刻的寓意。诗人以苍翠的松柏象征那些坚贞不屈的节士贤才,而以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作对照。他虽然身处逆境,但却毫不妥协,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操守。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,正体现了他的高洁品格。同时,这也为后文所要表达的主旨作了铺垫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