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牛浮鼻过寒溪,落木梢椮水下陂。
俗手定应摹不得,无人说与范牛知。

《梅溪陂下作》是宋代诗人朱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,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内涵,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到观察和深刻感悟。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比喻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哲学的思索。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:

  1. 野牛浮鼻过寒溪:描述的是一只野牛在寒冷的溪水中浮起鼻子的情景。野牛的形象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,使得诗歌中的动物形象更加生动可爱。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,也让人联想到野牛在寒冷环境中的生存状态,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。
  2. 落木梢椮水下陂:这里的“落木”指的是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,而“梢椮”即指树木的枝梢部分。诗中的“水下陂”则是指水流冲刷下的落叶堆积在河床或池塘中。这一句通过对比秋季树木的萧瑟与水波的流动,展现了自然界季节交替的壮丽景象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。
  3. 俗手定应摹不得:这句诗句表达了一种观点,认为那些技艺平庸的人可能根本无法模仿或者理解这首诗的内涵。这里的“俗手”指的是普通的、没有高深学问的人,而“摹不得”则意味着他们无法真正领会诗中的含义。这一表述暗示了诗歌的高深莫测,需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生活经验才能领悟其精髓。
  4. 无人说与范牛知: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一种遗憾的情感,即没有人能够将这首诗的意思解释给像“范牛”这样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生活阅历的人听。这里用“范牛”代指那些能够理解和欣赏诗歌内涵的人。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知识传承和交流的渴望,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知识传播状况的担忧。

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,可以看到朱熹在创作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、象征等手法,使诗歌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考。通过对这些诗句的深入解读,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文化意蕴,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