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檐竹落野人家,只么悠悠阅岁华。
田父把犁寒雨足,牧儿吹笛晚风斜。

【注释】

茅檐:茅盖的屋檐,泛指草舍。竹落:竹子脱落,指秋日的景象。只么:如此。悠悠:悠长的样子。阅:读、过。岁华:岁月。把:持、握。寒雨足:寒意逼人的雨下个不停。牧儿:放牧的孩子。笛:管乐器。晚风斜:傍晚时分吹来的风。

【赏析】

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。诗人通过描写农村景象,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。

首句“茅檐竹落野人家”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农家小景。茅檐、竹落和野家,这些元素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农村场景。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刻画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。同时,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。

二句“只么悠悠阅岁华”进一步展开了对岁月流逝的思考。这里的“只么”可以理解为“如此”,表示一种淡然的态度;“悠悠”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感。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,表达了他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。他希望时光能慢一些,让他能更充分地体验和享受生活的美好。

三句“田父把犁寒雨足”描绘了一个勤劳的农民在寒冷的雨天中耕作的情景。这里的“田父”指的是农民;“把犁”是指握着犁进行耕作;寒雨足则强调了雨势之大,使得天气变得寒冷。这个画面展现了农民们在艰苦环境中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。

末句“牧儿吹笛晚风斜”则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。牧儿手持笛子,随着晚风的节奏吹奏着曲子。这里的“牧儿”指的是放牧的孩子;“吹笛”则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;晚风斜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吹来的风的方向和力度。这幅画面传达出一种宁静、和谐的氛围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。

这首诗通过对农村场景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,以及通过农民和牧儿的形象展现,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